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对当代边疆治理的重大贡献
发布:2025-07-21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  编审:可克达拉经开区  浏览量:0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重要区域,其治理成效不仅关乎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更对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历代中央政权经略新疆的历史智慧,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治疆的理论实践经验,以全新视野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为重点,以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为基础,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实现更有利于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变化,在治疆稳疆兴疆上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民族理论与中国边疆治理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理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继承中创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了三大理论突破,充分体现出对新疆工作各方面规律的深刻把握。一是拓展治理目标维度,将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纳入核心范畴,既遵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凸显了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系统性要求,科学回答了新疆在新时代应如何实现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为新疆长远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创新治理手段方法,强调以法治作为边疆治理的基本方式,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现代治理机制,将边疆治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实践品格,从方法论层面为新疆治理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深化治理价值内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体建构的理论,实现了从地域意义上的边疆治理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层转变。总的来说,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理论创新,统筹把握新时代新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边疆地区特殊性,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治理关系的认识,为边疆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疆稳疆兴疆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疆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引领新疆工作守正创新、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构建了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科学理论体系

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新疆治理面临着地理边缘性与国家全局性、文化多元性与认同统一性、发展滞后性与现代化同步性的多重矛盾。新时代新疆工作工作方针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依法治疆是保障、团结稳疆是基础、文化润疆是根本、富民兴疆是目的、长期建疆是路径,都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相辅相成、协同发力。

在法治保障方面,坚持依法治疆,高举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坚守法治原则,把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通过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实现了从运动式治理向制度化治理的转变,有效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法治成为边疆治理的鲜明底色。在民族团结方面,以团结稳疆为基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实施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帮扶等举措,促进各民族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社会生活中深度融合。在文化认同方面,通过实施文化润疆,切实发挥文化的内核性长远性作用,着力解决文化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通中华文化血脉,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新疆优秀地域文化,丰富和充实新疆各族人民精神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形成了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治理新境界。在发展动能方面,坚持富民兴疆与长期建疆相统一,将民生改善纳入边疆治理的价值内核,构建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哲学,突破了传统边疆治理中安全与发展二元对立的思维桎梏,通过制度创新将民生需求转化为治理效能,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为公民权利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福祉提升,从根本上夯实了边疆治理的合法性基础。这一科学体系的构建,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转化为边疆治理实践,通过发展模式转型破解边疆治理现实困境,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边疆特质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深化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战略思维与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边疆治理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紧密衔接,既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宏观布局,又着眼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长远目标,形成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治理手段相结合,既继承历史上屯垦戍边”“因俗而治等有益经验,又积极引入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等现代技术,建设智慧社区”“数字政府,实现了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既着力解决国内边疆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周边合作,将边疆地区转变为开放前锋,形成了安邦与睦邻的良性互动,为内陆边疆地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示范。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新疆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天山南北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的良好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过程中,新疆探索出的治理模式和经验,为西藏、内蒙古等其他边疆地区提供了借鉴,标志着我国边疆治理从区域实践升华为国家范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全球边疆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不仅解决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现实问题,还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层面展现出重要价值。在国家治理维度,通过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化实施对口援疆、东西部协作等机制,将新疆发展纳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新疆从资源输出地向开放型经济增长极转变,使边疆地区与内地紧密相连,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关系,巩固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和情感纽带。在全球治理维度,面对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族群冲突、极端主义、发展失衡等难题,中国以新疆治理实践为样本,形成了法治与德治结合”“发展促稳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独特经验。从人类文明新形态角度来看,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成功平衡了多元文化并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关系,既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通过中华文化浸润强化共同价值追求,探索出一条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文明发展新路径,为全球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性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深厚的理论底蕴回应了边疆治理的时代之问,以精准的实践导向破解了复杂的治理难题,以广阔的视野拓展了边疆治理的价值内涵,不仅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总纲领,更是多民族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将继续彰显思想力量和实践伟力,引领边疆治理现代化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边疆稳定发展的坚实根基。(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