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玲玲 实习生 李杰
大田滴灌节水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兵团造”采棉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铝基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兵团制造”动能强劲。一大批科技成果涌现,在天山南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兵团印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科技进步对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超过58%,科技创新为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科技助力兵团盛放最美的花
金秋时节,棉海起伏,六师五家渠市181万亩棉花全面进入采收季,一台台崭新的采棉机在棉田里作业。
望着雪白的棉花被快速打成棉包,一〇二团四连职工陈荣先心情舒畅:“今年用上了新型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40亩地一个多小时就采完了,采净率达到了97%,今年我们团场职工都选择机采!”
在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展示了生产的新型采棉机模型,引起各地客商关注。该公司总经理李占涛表示,企业将以科技为引领,深耕棉花装备产业,助力六师五家渠市打造以智能农机制造为支撑,以整机销售、配件保障、维修服务、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农业机械装备服务产业园。
兵团是国家重要优质棉生产基地,在科技助力下,棉花不仅品质优势明显,还保持了较高的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根据采收情况看,平均亩产至少有500公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一〇二团五连职工尚现民满心欢喜地说,他种植的50亩棉花日前收获完毕。今年六师五家渠市完善棉花质量可追溯体系,连队“两委”严格按照该师市出台的《优质棉创建工作方案》做好指导和服务,在棉花播种、田管、脱叶、采收环节中全程应用先进科技,助力实现棉花丰收、朵絮归仓。
将科技推广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紧密结合,2021年兵团棉花5项质量指标居全国第一。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科技助力下,到“十四五”末,兵团棉花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盛放的不仅仅是棉花。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之花在各行各业绽放,尤其在现代作物新技术、机采棉生产全程机械化、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及装备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为兵团壮大实力、更好发挥特殊作用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日前,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集团)积极筹备申报2023年度兵团科技计划项目,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后劲。两个月前,天业集团再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科技创新的主旋律更加高昂。
2012年,世界首套电石炉气深度净化制乙二醇和1-4丁二醇生产装置成功投产;2020年,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全系统建成,顺利产出聚酯级乙二醇产品;2021年,参与完成的“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非凡十年,科技创新引领天业集团不断迈向发展的新高地。
2012年,天业集团成立了兵团首家企业科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从事科学技术普及的协会组织,天业集团科学技术协会自成立起,就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助力攻关破解了一批科技难题,天业集团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等。
同时,天业集团科学技术协会积极推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多方推进科技研发,天业集团所属15家单位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近十年天业集团累计申报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00余项。
在兵团,一批像天业集团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依靠自主创新领跑市场,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激活了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近年来,兵团本级科技发展专项经费实现每年投入递增,创新发展速度加快,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2012年增长6.1倍。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大,近年启动实施了24个重大科技项目,在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线帮扶科技尖兵耕耘大地
秋风拂过南疆大地,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
“红枣个大色艳,今年一级、特级红枣的占比在70%以上!”红枣丰收,三师四十四团七连职工黄坤友说,要感谢新疆农垦科学院和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技术专家,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建起了红枣“疏密提干”示范园。
推进红枣、棉花、设施果蔬产业提质增效,近年兵团每年向偏远团场选派500余名科技特派员,助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近两年兵团选派的27个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南疆师团,在产业升级、科技示范、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好科技服务,建设特色林果、畜牧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设施农业等科技示范基地35个,培训职工群众1.5万余人次。
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十年来,新疆农垦科学院持续选派优秀科技特派员深入南疆师团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服务。2021年在南疆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4个,组建25支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南北疆开展科技服务,为兵团特色林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今年5月,新疆农垦科学院与四师可克达拉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围绕该师市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特色香料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联合协作攻关,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中帮助职工群众增收。
“我们将积极开展科技咨询、专题研讨、科技攻关、示范推广、科技培训指导等服务,共同力争将四师可克达拉市建设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对中亚地区的科技展示窗口。”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永浩表示,新疆农垦科学院将继续扎根基层、优化服务,做耕耘边疆的科技尖兵。
为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兵团不断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十三五”期间,兵团举办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兵团巡讲、“一带一路”技术合作培训班、科技管理创新与双创培训班等13期,组织2500余名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培训人员5万余人次,职工群众持续增收,科技对兵团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