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观展、“云上”看剧,连日来,线上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兵团美术书法摄影剪纸作品展”和优秀舞台剧展演受到兵团广大职工群众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以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为统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打造兵团文化地标。
回应职工群众文化新需求新期待,10年来,兵团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批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截至目前,兵团拥有图书馆10座、美术馆4座、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90个、连队文化活动室1916个,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室)81座,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兵团坚持文化共建共享,各师市、团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向地方群众免费开放,切实发挥了辐射地方、带动周边、服务兵地群众的作用。
新时代兵团文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品位、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西长城——新疆兵团一甲子》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歌曲《屯垦爹娘》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杂技剧《楼兰寻梦》、大型原创舞剧《戈壁青春》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剧目成功上演,秦剧《在绿色原野上》获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豫剧《戈壁母亲》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提名奖。
兵团坚持文化活动普惠民生,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职工群众参与度、获得感稳步提高。近10年来,兵团各级各类文艺团体坚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演出活动,每年举办各类演出近500场次。文艺汇演、基层文化能人大赛和戏曲折子戏大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以及威风锣鼓、花灯展、赛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职工群众。兵团豫剧团、兵团秦剧团等文艺团体深入基层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活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增强了“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