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伊犁,四师六十七团的春天格外美丽,2.5万亩苹果树、杏树、西梅树等疏密有致地分布在各连队,树上花苞吐红,树下嫩草泛绿,田间小路曲径通幽。春夏鸟语花香,秋天果香四溢,居住在这里的职工群众都觉得,自己的这方田园,胜过诗与远方。
布谷声声耕种忙。下地回来,六十七团五连居民努尔苏鲁·托卡西拍拍身上的尘土走进家门,一番收拾后,哼着歌儿开始做晚饭。
“家里装了热水器、马桶、花洒,通了上下水……和住在楼房里一样了。”努尔苏鲁·托卡西说,结婚时就盼望着有个舒适的卫生间,如今终于实现了。这两年,团场、连队补贴资金,鼓励大家积极靓化自己的小家,很快,这些小家成了一个个更美好的幸福家。一个个幸福家,组成了一个个幸福连。
“村庄清洁行动,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努力奋斗,六十七团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视生态,崇尚文明、环保、节能、绿色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潮流。”六十七团党委书记、政委欧阳伟说。
把连队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六十七团党委高度重视,随着《四师可克达拉市连队居住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推进,机关干部20余人到连队蹲点指导,包连、包巷、包户。对重点整治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早出工晚研判,立行立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高效推进,连队面貌快速改善。
“连队越来越漂亮,在这里工作生活很舒服。”在十一连绿化带旁,老职工于天淮一边教年轻职工修渠埂,一边感慨地说,“连队面貌变化这么大,功夫没白下,力气没白出!”
党委执笔,干群作画,现在六十七团各连队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风景画,为团场带来了更大凝聚力。作为2020年全国106个清洁行动先进县之一,六十七团比以前更加宜居宜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地客商、各族群众在这里投资创业、安居乐业。
泥土湿润,气温上升,正是种树好时节。3月末,六十七团掀起植绿热潮,团场领导带头,党员干部挥舞着手中的铁锹,培土、扶苗、覆土,一排排青杨整齐划一地立起来,1万余棵树苗为团场增添了更多生机。
通过召开环境整治工作座谈会、进行“一事一议”、制作短视频等方式,六十七团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意义,把“转观念、改习惯”放在首位,党员干部作表率,打造整洁办公室、标兵院落,引领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连队人居环境建设中来,争评“美丽庭院”。
将连队人居环境整治纳入连规民约,设立“红黑榜”月评比制度,建立连队居民相互监督机制,六十七团推动连队人居环境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护、由单纯整治向综合治理转变,确保了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形成“美丽连队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按照“五清三化一改”工作总要求,六十七团职工群众参与连队清洁行动2.8万余人次,开展清理连队生活垃圾行动114次,消灭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215处,清理连队沟渠66公里,清理庭院4490户。连队“两委”多方宣传助力,职工群众投工投劳,拆除危房556套,新建围墙4947米,改建围墙8027米,有力改善了连容连貌。该团还拓宽硬化连内道路14公里,新安装路灯326盏,新建供排水管网27公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套,新增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
“各种‘软装硬装’后,连队变成了小公园,围墙变壁画,巷道干净又平坦,处处赏心又悦目!”广大职工群众纷纷点赞。
今年,六十七团党委将继续加大连队人居环境建设,选出5个生产生活一体化连队和1个作业点进行重点建设,进一步巩固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