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绍力 通讯员 王计军)“现在门诊慢性病政策越来越好,报销得更多了!一年下来,我自己只承担了几百块钱。”9月20日,在六十六团医院门诊就诊的职工李萍说。
新政策实施后,师市将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规范至39种,把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21个病种待遇均获得1000元以上的大幅提高,一些病种的年度支付限额与住院实行合并计算,进一步减轻慢特病患者个人负担。今年以来,师市普通门诊、居民“两病”、门诊慢特病等累计结算61万余人次,基金支付7400余万元。
退休后居住在八师石河子市的可克达拉市参保人员马秀兰也享受到了此次政策调整带来的便利,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直接通过院端完成了慢性病高血压的鉴定。
师市医疗保障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刘潇雨向记者介绍,新政策实施后,通过一系列惠民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慢特病鉴定流程,像马秀兰这样异地就医备案在兵团范围内的参保人员,可在备案地具有门诊慢特病鉴定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申请门诊慢特病鉴定,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为方便患者用药需求,师市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截至目前,共开通29家覆盖各团场的门诊慢特病药店,切实解决患者的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