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惠 通讯员 王计军)“药品费用是832.72元,直接报销482.91元,太方便了。”5月11日,甘肃参保人李健强在可克达拉市人民医院就医时,现场完成了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联网结算报销。与李健强一样,今年1至4月,师市异地就医结算达到5.8万人次。
近年来,师市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参保群众异地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通过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扩大报销范围、提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职工群众不用在参保地和就医地之间奔波,极大减轻了看病就医“跑腿”“垫资”负担,切实享受到了医保改革的红利,提升了获得感。
不断扩大异地就医备案和直接结算覆盖面,是师市优化异地就医服务的重要工作。按照标准化工作要求,师市医疗保障局将异地就医备案人员范围拓展到跨省急诊抢救人员和非急诊且未转诊人员,将急诊抢救费用、住院期间院外检查治疗购药费用和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允许参保人员在出院结算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并享受异地直接结算服务。
在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上,师市医疗保障局积极推进医疗费用跨省联网直接结算,有26家统筹区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198家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各团场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实现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
为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服务,师市还开通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跨省异地就医备案自助服务。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备案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师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政务大厅医保经办窗口等服务渠道,便捷地进行异地就医备案登记,备案成功即可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群众实现多途径“自助办”。
截至目前,师市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645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2693万元,医保报销1763万元;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2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43万元,医保报销147万元。药店购药直接结算4.3万人次,个人账户基金支付553万元。
“优化异地就医服务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将在转变服务方式上寻求新突破,继续完善异地就医经办管理服务制度,优化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师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钟洁对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