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可克达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4月2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1年4月27日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4月27日-2021年5月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999-8182544  真:0999-8182542

通讯地址:可克达拉市汉江西路426号  编:835213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第四师团场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61团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61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疆新达广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四师61团,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0°31′35.696″,北纬44°13′10.032″。项目总占地面积37154m²,其中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28510m²,设计规模为19.2t/d,填埋场总库容18.9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约为15万立方米,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项目建设办公用房86.94m²、车库349.68m²、地下水池192.80m²,同时建设值班室、消杀间、地泵等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为743.99m²。工程总投资2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建设、运营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加强沿线生态保护工作。施工期运输车辆使用蓬帘覆盖,避免沿途洒落;沿途道路定期清扫,洒水抑尘;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土方开挖、回填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减少扬尘污染,施工期间应遵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要求;营运期填埋场设置垂直排气石笼加导气管处理废气,同时设置可移动喷雾除臭系统定期进行喷洒,卸料区设置通风排气装置,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密封措施后投放除臭剂处理,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废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填埋场四周设防飞散网及防护林带,无组织粉
尘、漂浮物排放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相关要求。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禁止进行一切排放废水的施工作业,垃圾渗滤液主要来自雨水和垃圾中携带的液体,在采用预处理+DTRO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现有和新建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浓度排放质量浓度限值;垃圾渗滤液处理后与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的冲洗废水、生活废水,一并回用于场区绿化和洒水降尘,冬季储存在储水池内,不外排,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表1城市杂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及限值,防渗化粪池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N50568-2013)相关要求。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优选低噪声设备,噪声设施、施工车辆定期养护,并设临时隔声屏障,厂区周围设置绿化带吸收噪声,确保运营期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弃土,就地用于场区平整,施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集中储存,待项目竣工后将其填埋处理;营运期固废主要为61团和项目区员工生活垃圾,收集后统一填埋处理,一般固废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
(五)严格落实生态恢复和生态补偿措施。合理取用土,严
格控制施工作业造成的地表扰动范围,临时堆土场、砂石料等做好遮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造成沙土飞扬,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并做好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封场后的土地利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9的规定。
(六)建立健全施工、运行期环保管理制度,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措施。
2第四师团场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76团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76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疆新达广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四师76团,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0°44′15.60″,北纬43°0′13.34″。项目总占地面积42943m²,其中垃圾填埋区占地面积28150m²,设计规模为20t/d,填埋场有效库容约为15万立方米,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项目建设办公用房86.94m²、车库349.68m²、地下水池179.2m²,同时建设值班室、消杀间、地泵等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为730.39m²。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0%。建设、运营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加强沿线生态保护工作。施工期运输车辆使用蓬帘覆盖,避免沿途洒落;沿途道路定期清扫,洒水抑尘;物料使用防尘网苫盖、围挡;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土方开挖、回填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减少扬尘污染,施工期间应遵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要求;营运期填埋场设置垂直排气石笼加导气管处理废气,同时设置可移动喷雾除臭系统定期进行喷洒,卸料区设置通风排气装置,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密封措施后投放除臭剂处理,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废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填埋场四周设防飞散网及防护林带,无组织粉尘、漂浮物排放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相关要求。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禁止进行一切排放废水的施工作业,垃圾渗滤液在通过覆土减少产生量收集后,采用预处理+DTRO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出口处渗滤液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现有和新建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浓度排放质量浓度限值;垃圾渗滤液处理后与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的冲洗废水、生活废水,一并回用于场区绿化和洒水降尘,冬季储存在储水池内,不外排,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表1城市杂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及限值,防渗化粪池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N50568-2013)相关要求。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优选低噪声设备,噪声设施、施工车辆定期养护,并设临时隔声屏障,厂区周围设置绿化带吸收噪声,确保运营期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弃土,就地用于场区平整,施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集中存放,待填埋场完工后将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营运期间固废主要为74团、75团、76团和项目区员工生活垃圾,收集后统一填埋处理,一般固废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
(五)严格落实生态恢复和生态补偿措施。合理取用土,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造成的地表扰动范围,临时堆土场、砂石料等做好遮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造成沙土飞扬,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并做好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封场后的土地利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9的规定。
(六)建立健全施工、运行期环保管理制度,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