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经开区:跑出经济“加速度” 塑造发展新优势

  行走在可克达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项目建设现场动力十足,生产车间里设备全速运转……经开区正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书写着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经开区严格按照师市党委“一区一支撑三基地”定位定向,围绕经开区三年高质量发展行动目标,以“54321”为工作主线,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将各领域、各环节集成贯穿起来系统推进,整体发力,全力推动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开区紧抓项目建设这条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紧紧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定位,通过创新招商模式,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由主要领导带队赴宁夏、浙江等地招商6次,派出4个招商小组,拜访多维药业、修正药业等160余家企业,吸引80家企业来师市考察交流,金海生物、南阳普康等9个项目实现签约,签约金额达47.95亿元。

  在产业发展方面,经开区以绿色化工、生物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四个基地”为支柱,通过布局产业项目、培育领军企业,不断做大做优做强。5月30日,总投资37亿元的60万吨玉米深加工及城西生物产业园2×35MW热电联产项目在师市举行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占地面积776亩,是经开区自2018年获批以来,招商引资体量最大的制造业项目。该项目60万吨玉米深加工生物发酵类氨基酸产品生产线、脱硝及其他附属设施8月8日开工建设,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各类小品种氨基酸1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可带动850人就业;城西生物产业园2×35MW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保障可克达拉城西区生物产业园能源供应,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预计年产值2亿元,带动就业150人。

  近年来,经开区创新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招商部门亲商扶持、行政部门高效审批、多部门深度服务,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为建设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经开区积极推进城北农产品精深加工标准化厂房、城西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市政道路44.1公里、标准化厂房20栋、双创生活区配套宿舍楼4栋、污水处理厂2座、中水池1座、供水厂1座、给排水管网465公里,14公里蒸汽管网和3座换热站正在建设中。城北园区已实现“七通一平”,城西园区和金岗园区基本实现“五通一平”,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承载能力,为招引项目落地夯实了基础。

  今年,经开区重点打造“可遇可期”营商品牌,充分发挥投促中心、企业服务中心职能,靠前为企业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结行政审批事项100件,解决企业(项目)诉求70余项;协助企业招工8次,新增就业400余人,落实社保补贴199.75万元。投资200余万元打造城西区“汇鑫商业街”,招引优质商铺6家,为企业(项目)工人解决餐饮、购物等生活需求,日均服务企业(项目)工人1500余人次。

  日前,经开区又传来好消息,兵团商务局印发《关于同意第四师可克达拉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等2个化工园区认定的批复》,可克达拉经开区化工园区通过认定,成为兵团8个化工园区之一,是师市首个化工园区。

  “好的营商环境是最优质的生产力,我们要争做营商环境的‘优等生’,让更多的企业在这里落地。”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