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和解毒器官,保持肝脏的健康至关重要,应正确认识肝炎,做好预防。
肝炎分类
1. 病毒性肝炎。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肝炎,分甲、乙、丙、丁、戊五型。所有的肝炎病毒都是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乙肝、丙肝病毒还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导致肝硬化、肝癌。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乙肝、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生介绍,除了病毒性肝炎,其他肝炎都没有传染性。
2. 酒精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酒精对肝脏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总体上,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酒精性肝病风险也就越高。
3. 单纯性脂肪肝。是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造成的。暴饮暴食容易造成体内脂肪代谢压力增加,多余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引发脂肪性肝损伤。
4.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绝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乱吃药会加重肝脏负担,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5. 自身免疫性肝病。同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一样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
肝炎症状
1. 食欲不振。肝脏受损往往导致消化不好,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
2. 易疲劳。肝脏有问题,易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头昏耳鸣等现象。
3. 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常见于脸部、颈部、前胸、后背等部位。肝掌则常出现手掌两侧。
4. 黄疸肝。肝脏出现问题,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通常表现为皮肤、尿液等发黄。
5. 出血。肝脏出现异常,会造成凝血因子合成异常,导致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等症状。
健康提示
1. 适度饮酒,尝试戒酒。
2. 甲肝、乙肝及时打疫苗预防,乙肝、丙肝确保性安全,甲肝、戊肝注意卫生。
3. 请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药物。
4. 坚持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肥胖,降低得脂肪肝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