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办发〔2024〕12号
关于印发《第四师可克达拉市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管委会,各团,师市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师市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办公室
2024年5月10日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2024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规定,按照兵团及师市对地质灾害工作部署,切实做好2024年师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师市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2024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师市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218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其中崩塌34处,滑坡140处,泥石流30处,地面塌陷14处,根据师市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及历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师市地质灾害多发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至9月(融雪、降雨期),地质灾害易发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较大。
二、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及主要措施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师市党委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为主线,以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的,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整体推进,全力做好地质灾害调查与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宣传培训及演练等工作,增强师市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二)工作措施
1.不断完善监测预报防御体系建设。各团场、街道办特别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团场、街道办,要组织制定支持和规范群测群防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强群测群防员的遴选、补齐、培训和激励,进一步完善以连队两委、基干民兵、骨干群众、志愿者、矿山及山区工程施工场所人员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压实群测群防各个环节责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面。健全师市、团场、连队三级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利用兵团地灾防治专家技术指导和支持,提升地质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利、农业农村等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合力,完善地质灾害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强化信息和资源共享,科学分析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充分利用师市14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建立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到人到户。(责任单位:各团场,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调查力度。各团场、街道办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组织相关人员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学校、医院、连队等人口密集区、旅游景区、交通干线、重要设施重大工程建设活动区以及临时作业场地等重点地段的全面排查检查,及时落实防灾措施。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应急管理主管部门要结合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夯实防治工作基础。(责任单位:各团场,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3.全力做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各团场、街道办要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探索推动“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既要管住已有隐患点,又要管住风险区,推进防控方式由“隐患点防控”逐步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积极探索双控管理制度、责任体系和技术方法。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重点隐患和重点时段,持续集中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排危除险,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对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区域,要加强督促检查,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隐患威胁。公路铁路沿线,既要严防工程本身诱发地质灾害,也要严防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尤其是新动工、在建和建成不久的工程,建设行业主要承担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责任,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要求落实工程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矿山开采区域,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在建生产矿山,及时消除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责任单位:各团场,师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融雪性洪水、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工作。在融雪性洪水、地震发生后,各团场、街道办要及时组织排查受融雪性洪水、地震影响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对于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同时开展地质灾害点巡查调查工作,特别是对融雪性洪水、地震危险区内的地质灾害调查,为减轻融雪性洪水、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损失打下基础。对融雪性洪水、地震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斜坡、陡坎、泥石流堆积区做好巡查、加密监测、及时预警,切实做好防范工作,且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有关规定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责任单位:各团场,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和避灾避险演练。师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急管理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各类宣传日,持续开展以保护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在汛期,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团场(镇)、街道办事处、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交通干道、重要设施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建工程工地周边和山洪、泥石流易发区(段)等,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要联合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内开展1至2次地质灾害避灾避险演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责任单位:各团场,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等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6.扎实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以最大限度减少受灾害威胁人员为目标,提高重点区域设防标准,科学设计防范措施,实施工程治理。对工程治理成本远大于搬迁成本,或通过工程治理难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的居民点,将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与乡村振兴、土地整治等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师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平台建设,使地质灾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更好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科技水平。(责任单位:各团场,师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7.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制度。各团场、街道办要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巡查、汛期24小时值班、灾险情速报、零报告日报、月报等制度,一旦出现险情和灾情,各团场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报告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并立即通报同级应急管理、住建、水利、交通运输、文体广电和旅游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和防治措施,严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责任单位:各团场,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1.2024年师市辖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及防
范期
2.2024年师市辖区地质灾害隐患重点(段)
3.师市地质灾害速报单位及人员名单
附件1
2024年师市辖区地质灾害
重点防范区(段)及防范期
重点防范区(段):西部61团、66团、70团,金山街道办事处(铁厂沟社区)的丘陵区,中部72团、73团、78团,东部71团、79团。
预防灾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防范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4至9月,崩塌和地面塌陷灾害全年均有可能发生。
附件2
2024年师市辖区地质灾害隐患重点(段)
一、金山街道办事处铁厂沟泥石流、滑坡隐患段威胁工厂厂房设施、居民房屋等;
二、66团草场果子沟崩塌、晶鼎矿业霍城县长石矿崩塌隐患点威胁G30高速、矿山生产安全、牧道、牧民;
三、70团草场托乎拉苏景区公路崩塌隐患点、71团崩塌隐患点威胁公路、行人、车辆和误入人员安全;
四、72团煤矿地面塌陷隐患点威胁煤矿生产,办公厂房以及误入牧民、牲畜安全;
五、76团12连小也尔门提水库滑坡隐患点威胁水库设施、水库安全、草场,极端情况下威胁沟口农田、十二连居民点安全;
六、77团红旗沟滑坡、77团阿依娜湖水库下游右岸滑坡、78团草场克什库什太沟西岸公路滑坡隐患点分别威胁红旗沟水渠和公路、草场及过往行人、车辆安全;
七、78团5连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居民点房屋及过往行人安全;
八、79团滑坡、泥石流、崩塌隐患段威胁居民房屋、蒙古包、羊圈、牲畜、道路等安全。
附件3
师市地质灾害速报单位及人员名单
单 位 |
负责人 |
职 务 |
电 话 |
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杨镇军 |
分管领导 |
13369999961 |
王乾方 |
矿产室负责人 |
13519991260 |
|
马郝帅 |
矿产室工作人员 |
15299228608 |
政策解读:http://www.cocodala.gov.cn/html/1353/2024-12-05/content-8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