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四师可克达拉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砥砺奋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

——四师可克达拉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当历史的巨轮驶进2018年,号角再起,征程又铺,师市上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风破浪,砥砺奋进。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回首过往,我们深刻铭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引擎。在国家、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师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师各族人民,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构建和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相结合,有效夯实了社会发展稳定根基。师市经济稳步增长,职工群众收入持续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师市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一、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017年师市生产总值达到175.6亿元,是1978年的232.7倍,1978年~2017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其中,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2.23亿元,比1978年增长98.3倍,年均增长12.5%;第二产业增加值89.49亿元,比1978年增长488.5倍,年均增长17.2%,其中工业增加值76.79亿元,比1978年增长629.5倍,年均增长17.9%,建筑业增加值12.7亿元,比1978年增长207.5倍,年均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43.91亿元,比1978年增长309倍,年均增长15.8%

图片1

改革开放以来人均生产总值水平大幅提升。1978年,全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16元,到1988年、1998年、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481元、6243元、16523元,2017年达到73353元,是1978年的232.1倍。

图片2

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改革开放以前,我师经济主要以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支撑经济,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56.9%24.3%18.8%。改革开放以后,我师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到2017年师市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25%51%24%,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图片3

二、农业稳步增长,农业科技含量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师市充分调动职工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国家对农村改革的深化及惠农惠民政策的实施,团场连队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业产量稳步增加。师市农业坚持稳粮、强牧、扩园、优特的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和职工增收为核心,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加大规模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了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师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56亿元,1978年增长120倍,年均增长12.7%。其中种植业产值59.11亿元年均增长12.4%;林业产值1.19亿元,年均增长13.8%;牧业产值25.45亿元,年均增长14.1%;渔业产值1.69亿元,年均增长2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11亿元,年均增长10.7%。农作物亩产值达2400元,比1978年末的1375元增加1025元,增长74.5%

2017年实有耕地面积178.46万亩,比1978年增加110.39万亩,增长70.2%。2017年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4.19万亩,比1978年增加54.81万亩。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粮食、棉花、油料、甜菜四大作物仍然是主要农作物,其播种面积达到159.9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2.3%。其中粮食面积107.15万亩,比1978年增加3.83万亩,棉花面积11.31万亩,增加10.64万亩,油料面积33.72万亩,增加16.44万亩,甜菜面积7.73万亩,增加7.35万亩。

由于四师地处伊犁河谷,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发展玉米制种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四师从1995年开始制种,已累计为全国各地生产了近130万吨合格种子。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以矮、密、早、膜、匀为核心的制种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曾创造单产的全国纪录(1026公斤/亩)。近年来玉米制种亩平均单产稳定在500公斤左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万亩左右。现有12个团场对外制种,为全国11个省市40余家公司生产百余个品种。

加快品种改良和更新,扩大千元利润田、万元利润园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新节水灌溉等农业新科技,农业效益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17年,粮食亩产量632公斤,比1978年增加498公斤,增长3.7倍;棉花亩产量21公斤,增加117公斤,增长5.6倍;油料亩产量243公斤,增加213公斤,增长7.1倍;甜菜亩产量6008公斤,增加5705公斤,增长18.8倍。

2017年水果产量34.72万吨,比1978年增加34.23万吨,增长69.7倍,年均增长11.2%;其中苹果14.97万吨,年均增长9.1%;葡萄11.94万吨,年均增长17.4%

2017年末,全师牲畜存栏116.16万头(只),比1978年增加74.06万头(只),增长1.8倍。其中大牲畜11.00万头,增加5.55万头,增长1倍;15.72万口,增加9.32万口,增长1.5倍;羊89.44万只,增加59.19万头,增长2倍。2017年末拥有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105个。

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大马力拖拉机和精量双膜播种、中耕和收获机械拥有量增加。2017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53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7.1倍。拥有农用拖拉机5972台,增长5.7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930台,增长5.9倍;联合收割机655台,增长2倍。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55.06万亩,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94.86万亩。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2.95万吨,比1978年增长15.8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032吨,其中地膜使用量2607吨,地膜覆盖面积58.06万亩;农场用电量15298万千瓦小时,增长8.6倍。

QQ截图20180925104019

三、工业主导地位凸显,经济效益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前四师工业企业生产力低下,随着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特别是从十二五时期到2017年,师市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师、工业富师战略,大力发展煤化工、水电煤电、矿业开发和传统工业,以硅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完善;近年来,通过压缩低端无效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工业结构持续向好;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2017年,师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93.58亿元,比1978年的0.3亿元增长645.3倍,年均增长17.6%。其中轻工业产值96.05亿元,比1978年增长960.5倍,年均增长18.7%;重工业完成97.53亿元,比1978年增长487.7倍,年均增长16.7%。轻重工业产值比由1978年的44.056.0调整到2017年的49.6:50.4

2017年师市主要工业产品有15种,主要是原煤、发电、水泥、成品糖、碳化钙、烧碱和聚氯乙烯树脂,比1978年增加了机制糖、水泥、焦炭、烧碱、电石等大宗产品。

截止2017年全师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户,年末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50.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1亿元,规上工业用电量342818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1.5%工业已成为拉动师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年师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累计上亿元企业达到47户,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8.2亿元,较2011年企业数增加40家。亿元企业数量和产值总量的双提升对促进师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7家亿元企业中过5亿元的企业6家,共实现产值49.2亿元,拉动全师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对全师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7.5%,重点龙头拉动作用显著,其中伊力特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9.9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2.9%

图片4

四、建筑业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师市建筑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施工活动主要依靠手工劳动,拥有机械设备数量少,装备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兵团科技兴边战略的实施,全师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师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师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企业从1978年的3家增长到2017年的8家。截止2017年年底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9.5亿元。

改革开放40年来,师市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在国家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指引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师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978-1988年,全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为3.85亿元,年均增速16.2%1988-1998年为20.34亿元,年均增速17.2%1998-2008年为76.47亿元,年均增速12.7%2008-2017年为746.2亿元,年均增速32.5%。投资规模成倍增长,投资增速不断加快,投资规模已从1978年的0.15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139.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6%;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1.8亿元。

二是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师市通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强化项目建设措施,以项目建设促经济发展,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方面投资增长快于GDP增长,1978年至2017年,全师GDP年均增长14.9%,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8.6%,高出GDP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经过40年的大量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系数也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20%上升到2017年的79.4%

图片5

三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师紧紧围绕三化进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投资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95.5:4.3:0.1调整为2017年的8.8:22.668.6。第一产业的投资领域拓展到了农、林、牧、渔业及其相关的服务业,特别是在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投资上取得了快速发展,树上干杏、伊帅苹果、沙林西瓜、金琪珊葡萄、伊香米业、伊帕尔汗薰衣草系列农产品等已享誉疆内外;第二产业的投资领域已拓展到光伏发电、硅产品制造、信息、节能环保等行业,中硅科技、宇硅科技、协鑫能源等企业先后落户,对提高师市工业科技含量,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关系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领域投资进一步加大;旅游业投资迅猛发展,形成了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园、香极地薰衣草观光园、72团红军纪念馆红色旅游文化等旅游景点,给全师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五、商贸经济发展迅速,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201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8亿元,是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倍;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总额完成140.27亿元,是1978年的906倍;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完成9.06亿元。2017年,师市拥有各种民用汽车56276辆,比1978年增长120倍。完成货运量3512万吨,比1978年增长257倍;货物周转量528671万吨公里,增长162倍;完成客运量1954万人,比1978年增长1953倍;旅客周转量123739万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1472倍。

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4.86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货物出口24.65亿美元,增长6.18%;货物进口0.20亿美元,增长34.72%

六、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2015年可克达拉市挂牌成立,可克达拉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相继挂牌运行。我们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的理念,坚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统筹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坚持中亚湿岛、交响夏都的城市定位,加快 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建设,使之成为师市工业发展的火车头、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人口集聚的主战场,确保实现三年有模样五年大变样发展目标。

截止2017年年底在册市场主体共2763户,其中:个体2262户,企业501户,注册资本76.6亿元,从业人数8506人。以市场化方式经营城市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强烈,实验中学、人民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序推进,给水厂、污水厂已试运行,一期排水、给水、供热、电力管网等工程基本完工,二期给水、排水、供热、燃气、通信工程顺利实施;核心区绿化工程有序推进,朱雀湖、迎宾大道水系工程进展顺利,沿河公园、市民公园、儿童公园等绿化全面完成。房地产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增强。

七、财政收支持续向好、金融领域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师市财政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推进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培植税源,狠抓增收节支,财政收支质量提升。2017年,师市实现财政预算收入63.38亿元,比19783406万元增长186倍,年均递增14%;财政支出58.5亿元,比19783406万元增长171倍,年均递增13%2017年,师市实现利润5.69亿元,比1978950万元增长60倍,年均递增10%;实现税收收入15.4亿元,比1978414.7万元增长371倍,年均递增15%201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01亿元,是1978年的144倍,其中,2017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3亿元。

八、坚持开放搞活,拉动内生动力

招商引资持续加大力度,民间资本投资拉动力增强。2017年招商引资项目287个,到位资金145.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01个,到位资金21.8亿元。

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以招商引资推动项目集聚,于20126月正式挂牌成立,重点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新兴产业,以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坚持生态引领。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达到876家,其中总部经济企业825家、实体经济企业51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家,创新创业科技孵化基地企业入驻率达到90%

产业援疆、项目援疆、人才援疆效果明显。2010年至2017年,镇江市累计安排援疆资金12.34亿元,实施项目371个(含子项目209个),其中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超过90%;援建项目涵盖了城镇化建设、民生基础、扶贫就业、产业招商、干部人才、科教文卫、反恐维稳等方面。援疆以来,镇江市共选派165名援疆干部人才(其中小援疆及柔性引才29人)围绕人才集聚、素质提升、民生就业、医教惠民、强基固本等五大工程,极大地撬动了师市经济社会发展。

伊犁特、宏远建设集团、伊帕尔汗等企业走出去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伊犁特品牌享誉疆内,在浙江等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点年外销收入占比达25%;伊帕尔汗立足旅游产品吸引,建立了网上网下营销网络产品基本形成外销;宏远建设集团不断提升对个竞争实力,2017年完成产值42.7亿元,外部产值11.7亿元,占比达27.4%

九、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四师可克达拉市地处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伊犁河谷,本身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40年来,四师人传承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兵团精神,传承红六军团、359旅、717团仗剑扶犁、屯垦戍边使命,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融合伊犁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创作出一大批反映屯垦戍边火热生活、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用智慧和个性创造了具有鲜明军垦特点和气质的垦区文化,并代代传承,不断创新、发展和繁荣。翻开近年来的四师群英谱,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陈犁川,感动兵团十大人物罗仲诠、徐玉生,兵团道德模范托玲、石书江,兵团十大戈壁母亲吴梅芳,入选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的仇德伦、努尔江·吾任太等,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师歌《兵团战士的心愿》、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六十四团团歌《草原之夜》在内的18首师歌和团歌,以其强烈的影响力、震撼力,唱响伊犁垦区,传遍天山南北,成为四师一张富有特色的文化名片;师市现有七十二团红军团博物馆、六十二团金边博物馆、七十六团军垦第一哨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个。

四师所在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自然资源还有如屯垦戍边、红色旅游资源,同时还拥有如伊珠葡萄酒、伊帕尔汗薰衣草、香极地系列等旅游商品。现有国家4A级景区1个(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景区)、国家3A级景区1个(69团香极地香料植物观光园)。2017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32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余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师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17年末,拥有业余文艺团体49个,农家书屋204个,师团文化中心20个,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174个,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4%

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师市历届党委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兵团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和师市改善民生十项主体工程为抓手,全师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交通出行更为便利,网络通讯更加普及,基础教育更趋优质均衡,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优生促进工程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7年全师年末人口数9.73万户,总人口24.52万人,其中男性12.59万人,女性11.93万人。全师人口自然增长率0.36‰、出生率5.59‰、死亡率5.23‰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48元,农牧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242元。

截止2017年,师市全社会就业人员11.0万人,比1978年增加0.7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57万人,比1978年减少3.06万人;第二产业2.54万人,增加0.91万人,第三产业4.89万人,增加2.94万人。2017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6.2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54665元,比1978年增长92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8.03万人,离退休职工6.13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16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43万人。全年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23.68亿元,离休人员养老金支出5399万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征缴614.47万元,待遇支出145.09万元。五大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征缴,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2017年全师低保对象4225户、782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309.4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05.3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82.26万元。

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15个贫困团场于2016年前已脱贫摘帽,最后一个贫困团场64团拟于2018年脱帽。近五年来,累计帮扶脱贫4803户、11528人。2017年末符合新标准贫困户共146户、339人,贫困发生率为0.16%

教育、卫生事业成就显著。90年代开始逐步实行集中办学,随着团场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到2017年末,全师共有幼儿园29所,中小学校26所,其中小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完全中学3所;中小学在校生27268人,其中高中5037人、初中7320人、小学14911人;入园幼儿602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7年,师市拥有卫生机构285家,其中综合医院22家,疾控中心19家,卫生监督所5家。拥有床位数1499张,卫生技术人员148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5.66张、卫生技术人员6.5人,较1978年对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砥砺奋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四师可克达拉市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历史性飞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民族之间交融团结,建城戍边成效显著,深化改革释放活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如今的四师可克达拉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拾阶而上、转型升级、奋勇向前的冲刺阶段,履行兵团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落实五大任务的能力不断加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师市发展仍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堵点,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上,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敬业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党建引领、经济转型、乡村振兴、生态优化、民生提质,统筹推进稳增长、惠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四师可克达拉市统计局

                                         201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