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讯(通讯员 杨宁 巴依塔)今年春季学期是“双减”实施后的第二个学期,六十九团中学持续推进“双减”政策,积极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设课后延时特色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月22日下午5点半,该团中学课后延时特色课堂开课,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乐器、学舞蹈、临摹书法,开展逻辑思维训练、电脑绘画等,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学习氛围。
今年的课后延时特色课堂,该团中学充分总结上学期经验,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兴趣调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需求,实行“5+2”菜单模式。每名学生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增加两个小时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一小时由老师辅导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另一小时开设特色课程,每名学生可选择两门课,包括逻辑思维训练、电脑绘画、电子琴、中国象棋、超级速算、阅读、国画、书法等,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后延时服务中都能得到个性化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当天的竖笛特色课堂上,学生们跟着音乐教师郑凯东练习竖笛。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开心地吹奏,悠扬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郑凯东说:“我们学校严格按照‘双减’政策要求,提倡减负不减质,增质增特色。开设了作业辅导课和各种各样的兴趣课,让学生完成作业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培养特长兴趣,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课辅创优是“双减”提质增效的关键。在当天四(二)班的数学课上,唐明婷老师现场辅导作业,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唐明婷说:“每天下午的两节托管课,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共性问题或个性问题进行讲解。我们争取在托管课上让孩子把当天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对于四(二)班学生罗依辰来说,她和同学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作业,回家后不用再被爸妈催促了。罗依辰说:“我们每天的家庭作业在课后两小时就写完了,写完作业还可以参加学校的毛笔字、跳舞、简笔画等特色课程,我觉得课余时间多了,课余生活也更丰富了。”
“双减”实施以来,该校老师积极优化作业设计,因人而异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在提升教学常规管理、优化作业设计案例评比活动中,荣获兵团教育科学研究院颁发的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二等奖、优秀教学常规管理案例三等奖。
该校副校长王华说:“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双减’制度和考评管理,向课堂要质量,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式,进一步精准分层,细化作业设计,让基础差的补基础,基础牢的有高度。特色课程增至28门,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在学习中减负担、提效率、增技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