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依靠群众构筑起众志成城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
福映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我们只有与老百姓联手、联心、联梦,网络安全才更有保障,也更有意义。
网络虽属虚拟空间,但与现实中人们的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谈到网络安全,有不少网民认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个人的能力能有多大?因此,往往是平时不在意、不关心,而遇到网络风险吃亏造成危害时,抱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打击不狠,云云,不从自身查原因。这种观念陷入了误区。事实上,无论是网络购物,还是网络转账,抑或网络借贷,都需要我们在网上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成为了网络安全的直接参与者,随时都可能出现网络安全风险,而防范这个风险,除了有关方面营造安全环境外,如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进而上升为网民携手共同防范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这种责任意识一旦形成共识,就会大大提升防范和保护的能力。
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极为迅猛,给人民带来的福利也是巨大的。如今,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八个多亿,并还在持续地增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通过展览、论坛、知识技能竞赛、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互联网安全,联起每一个网民的手,让每一个网民都成为国家网络安全的“哨兵”“卫士”,是对全体人民共同建设互联网强国的又一次提醒。维护互联网安全不能单靠政府部门一方面努力,更需要全体人民共同鼎力维护。
互联网有别于传统的信息,再加上传播速度迅猛,防范网络安全,仅靠一个人或一家企业乃至是一个部门,是很难做到监管到位的。强化增强网民个体上的防范意识,只是一个层面的力量,有关部门和全社会成员都是不可缺席的。因为从提供网络平台到应用网络平台,从网民个体到网络主体企业,再到中间各个环节,都涉及到如何遵循规则、守法用网、严格监督的问题,哪个环节出现失职失察都会打开网络安全缺口,给不法行为以可乘之机。所以,开展网络安全工作要“走心”,切实做到网络安全为人民。一方面,要维护好国家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如果国家不安全,个人的安全如何得到保障?因此,要着力提高网络安全防控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另一方面,要用好法治“利器”,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尽管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我们只有依法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公民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才能让人民群众有序使用网络、放心享受网络。
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行,便捷和风险共生。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假如每个公民都能谨遵互联网规范,依法依规上网,对于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保持敬畏心,注意有效甄别,那么网络上的不实谣言就少了“二传手”“三传手”甚至是“N传手”,互联网文明会在每个网民的共同建设下,更加规范有序;假如每个互联网企业都能秉承责任,加强对互联网安全的维护捍卫义务,不被利益浮云遮望眼,才会主动将一些伤害网络安全的不良信息、行为拒之于大门之外。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还会带来更多的便利,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维护网络安全,又非一朝一夕所成,扛起责任共同营造网络安全的蔚蓝,无论是网民还是企业,都必须增强法治意识,在网络安全上守好红线、守好底线,不能为了一时之便或者一时之利,而随意践踏公序良俗的社会法则,甚至是罔顾社会主义法律。对有关监管部门来说,针对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打击,通过法律的有形震慑筑起网络安全的最严底线。
网络安全事关全局、事关未来、事关成败。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主体作用,把“四个坚持”的原则要求落到实处,发动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群众广泛参与,一起来疏通传播渠道,不断深化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确保网络安全意识在广大群众心中扎根,共同鼎力于互联网安全,以网络发展为人类社会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