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爽 通讯员 张冰)3月29日,记者从师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师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职责,进一步健全废弃农膜回收机制,加大废弃农膜综合治理工作的监管和考核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的原则,遏制地膜当年增量、减少地膜往年存量、管住地面、挖出地下,切实做好废弃农膜综合治理工作,并荣获2020年度兵团废弃农膜污染综合考核第一名。
多年来,师市党委高度重视废弃农膜综合治理工作,将废弃农膜综合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师市党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师市农业农村局在“春播”“田管”“秋翻”等环节,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各团场将废弃农膜回收,作为“履行生态卫士”义务的重要内容纳入对职工的考核,通过层层传导责任,将废弃残膜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农田残膜“谁使用、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的污染治理的责任进一步压实。
师市加大农膜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和各类会议、培训,宣传残膜污染的危害性。明确工作原则,将残膜污染治理纳入团场职工土地承包合同,明确了职工在残膜回收上的权利和义务。各团场年均悬挂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横幅200余条,张贴残膜污染治理宣传标语500余张,发放残膜污染治理宣传材料900余份。
为避免农户对当季揭除的地膜进行焚烧处理,造成大气污染,师市鼓励支持各团场建立废弃残膜回收网点,做到春、夏季揭除的残膜100%回收,秋季揭除的残膜有针对性的回收。师市各用膜团场于2020年全部建成残膜回收网点,其中,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六十七团成立残膜回收再利用加工企业,建立“企业牵头、网点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督、市场运作”的残膜回收再利用体系,实施废弃农膜全部资源化利用,促进废弃农用残膜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通过人工适时揭膜,实现当季地膜回收率在90%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