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环保督察 >> 详细内容
天蓝地绿水清擦亮发展底色
发布:2021-02-05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审:admin  浏览量:555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持续强化环境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不少与生态有关的“关键词”。报告明确指出,全区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畅所欲言,他们就新疆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自治区政协委员、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李青认为,把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成朝阳产业,进一步规划产业发展的布局和功能,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在南疆大力发展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于一体的沙产业,力争做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当地群众带来收益。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变成生态经济。

李青建议,要引进生态修复的核心技术和拥有这些技术的企业,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确定生态修复的模式。另外,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合当地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产业,进一步提升南疆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

自治区政协委员、一师阿拉尔市农科所科研管理科科长王献礼说,要重视农田保护,不断强化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实施耕地提质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障粮食产量稳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对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行封禁封育管理,实施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

自治区政协委员、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栾志刚表示,自治区、兵团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对不少历史遗留重大典型采坑进行了生态恢复,矿坑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采坑数量庞大、规模不一,影响程度差异性大,迫切需要国家层面支持,建议国家、自治区、兵团共同出资治理,争取根治这些遗留问题,恢复周边本来面貌。

“对于有主矿山(采坑),不能一刀切,关停了事。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要求,鼓励持证矿山履行社会责任,对需要治理的关闭矿山进行主动认领,同时也应给予其治理支持,比如治理后,恢复相应土地使用功能的土地优先使用权、开发权,或者接续其矿山使用期。”栾志刚说。

时序更替,冬去春来,垦区大地万物复苏。在八师石河子,节水农业发展“节节高”,带来的不仅是农业量与质的提升,更在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治区政协委员、石河子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何新林说:“近年,兵团在茫茫戈壁上兴水利、垦良田、造绿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节水50%左右,节省下来的水用来种树种草,发展林草牧业,形成复合型农业生态系统,为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了保障。”

何新林表示,今后要持续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在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打好生态牌、做好水文章,实施堤防建设、岸坡绿化等综合措施,通过水利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