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困扰10年的头疼事解决了。”8月18日,记者一行人刚到院子门口,褚大爷就快步迎了出来,握着记者的手连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我太高兴了。”
说完,褚大爷招呼大家进屋坐,能够明显感觉到,褚大爷心情非常好。坐定后,褚大爷第一句话就是“高兴”。
让褚大爷高兴的事是,困扰10年的养猪场异味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来了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奇台农场的7名相关责任人,也因履职不力、整改不到位被问责处理。
“晚上窗户打开,都能臭醒嘞”
“晚上窗户打开,都能臭醒嘞。实在臭的没办法,今年已经10年了。”褚大爷告诉记者,“8月11日中午看电视,新闻上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新疆了,我就想养猪场的事情能不能说一说,环保现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嘛。”
于是,褚大爷就记下了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专门值班电话,下午4点他拨打了电话,举报隔壁邻居家养猪场异味扰民问题,“接电话的人说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8月18日一早,记者从乌鲁木齐市驱车2个半小时,来到了位于昌吉州奇台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李军摄
图为群众举报的养猪场。李军摄
在奇台农场一户农舍前停车后,刚打开车门,一股刺鼻的猪粪臭味扑面而来。
记者看到,褚大爷举报养殖场位于居民区,总共有3栋猪舍,全部在养殖户马某自家的庭院内。据马某介绍,最多时他家圈养有250多头生猪,目前存栏生猪146头。
图为养猪场圈舍。李军摄
不过,记者并没有在猪舍内看到一头猪,但猪粪的臭味非常浓重,庭院环境卫生较差,也没有发现任何环保处理设施,3栋猪舍中间还有一个装满污水的粪池。
图为从隔壁邻居屋顶拍摄的养猪场内情况。李军摄
褚大爷告诉记者,邻居马某的养猪场是2008年扩建的,当时他就曾向当地政府部门写过反映材料,并且周围邻居也签了字,但最终不了了之,“我想不通”。
此后每年他都会找政府部门几次,反映马某养猪场恶臭扰民问题,但始终没有解决,周围邻居怨声载道。
在褚大爷家采访时,周围居民闻讯而来,也向记者讲述了马某养猪场异味问题。他们告诉记者,夏季特别是挖猪粪时,臭味刺鼻,蚊蝇孳生。
图为养猪场所在的村庄。李军摄
褚大爷老伴说,小孙子甚至不愿到爷爷奶奶家来,每次来的时候都是捂着鼻子。在院子里晒的被子,晚上收回家都有一股猪粪臭味。
“邻里邻居的,搞养殖致富我能够理解,但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褚大爷说,实在没办法,臭味困扰10年了。
养猪场污染问题,甚至逐渐成为邻里之间矛盾的焦点。
“环境卫生搞好了,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为什么马某养猪场异味扰民,10年得不到解决?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奇台农场找到了工交建商科,这是个具有多项职能的科室,畜牧和环保也由这个科室负责。
工交建商科科长杨子云告诉记者,这个问题是历史形成的,前有院后有圈,作为农场,职工一直有自养自繁的传统。
据介绍,2000年,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提高职工收入,奇台农场一分场为马某家划拨了2.5亩面积的住宅庭院,其中修建住房100平方米,逐步修建猪舍达620平方米,用于养猪。
杨子云表示,关于马某养猪场异味问题,邻居一直有意见,此前他们多次上门做马某的工作,但由于力度不太大,成效一直不明显。
他向记者出示的一份整改通知书显示,在邻居向中央环保督察组举报前,奇台农场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检查组已于8月11日对马某的养猪场污染下发整改通知,要求马某在10月15日整改到位。
后经杨子云等人进一步协商,要求马某9月底生猪出栏后停止养殖,马某和邻居均表示接受。
“8月13日上午,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信访件后,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再次带人上门做工作,下决心尽快解决问题。”杨子云说。
8月13日,奇台农场工交建商科向马某下达了停产通知书。8月16日,奇台农场制定了马某养猪场对周围环境影响限期搬迁方案,并成立了由分管环保和农业的两位副场长任组长的11人搬迁领导小组。
按照限期搬迁方案,就猪舍搬迁、新猪舍租赁、搬迁补贴、养殖场所粪便清除等各项事宜,责任到人,限期完成。
8月18日早晨7点,马某把所有生猪运往新圈舍。他向记者表示,这批生猪出栏后,以后不再喂养。
至此,困扰居民10年的养猪场异味扰民问题得到解决。
“环境卫生搞好了,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褚大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喜悦。
由于在马某养猪场异味扰民问题处理和整改过程中,农场分管领导、机关相关科室及基层单位相关责任人履职不力,整改不到位,经奇台农场党委会批准,决定对包括分管环保的副场长董猛在内的7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养猪场关了,收入少了怎么办?
在农村,畜牧养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禁养以后农民收入就会减少,但一家一户散养又会污染环境,矛盾怎么解决?同时,还有很多人担心,关停养殖场,吃肉怎么办?
对于这两个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常委、奇台农场党委书记吴国丰给出的答案是:走规模化养殖之路。
奇台农场在治理畜牧养殖污染问题上,并没有搞一刀切,全部采取关停。
吴国丰告诉记者,奇台农场的做法是把一家一户整合到规模化合作社,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当中,已经有部分散养户加入合作社了。
图为奇台农场一家规模化畜牧养殖合作社。李军摄
图为畜牧养殖合作社视频监控设备看到的圈舍情景。李军摄
他表示,一家一户养殖配套建设环保设施成本太大,不划算,而合作社在圈舍规划建设时就会要求把环保考虑进去,包括建设环保处理设施等。
吴国丰认为,只有规模化、集约化,才能实现畜牧养殖的环保化,才是既不损害农民利益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介绍,目前马某已经出资入股奇台农场奇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一名股东。该合作社建成标准化圈舍5栋,选址远离居民区,符合动物防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