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师市人社局紧扣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围绕师市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工作中融入法治思维,推进人社领域依法行政,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以法治思维强化党建引领。一是思想建设融入法治学习。构建理论学习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人社领域法律法规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学习,推进法治理念与党的创新理论同频入脑入心,以法治思维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组织建设夯实法治根基。配齐党组织班子,发展年轻党员,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党内监督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强化党支部法治建设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廉政教育筑牢法治底线。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参观基地、上廉政党课等),聚焦社保基金、就业资金等重点领域,组织违规收费自查整改,以监督执纪堵塞廉政风险漏洞,守护法治底线。四是作风建设彰显法治担当。开展窗口“好差评”、技能“练兵比武”,4人获兵团人社荣誉、2人晋级全国赛事;推进“一件事”打包办理,助力疫情防控(4名处级领导带29人下沉40余天),以法治效能提升服务质效、践行使命担当。
(二)以法治手段推进就业创业富民。一是政策法定化保障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法定要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援助等纳入政策体系,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促进计划(745人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以公益性岗位(安置1255人)兜牢民生底线,依托法治政策统筹群体就业。二是规范化服务促进就业。开展47场网上招聘、6期直播带岗(517人求职成功),以规范服务流程落实就业援助。推进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127期培训、6309人次),鼓励企业新型学徒制,以法治培训机制促就业、提技能,全年新增就业650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保险惠民。一是法定参保扩面。聚焦连队职工、新增人口等,依法推进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17.18万、5.99万、6.71万,征缴8.38亿元,覆盖率99%,以法定参保扩面兜住社保底线。二是依法待遇支付。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计发完成率99.25%,发放养老待遇27.1亿元、失业待遇548万元、工伤待遇1067.87万元,审批退休3116人、补费134人,以法定待遇支付保民生。三是法治基金监管。建立内控、要情报告等制度,接受人社部监督,排查38件疑点、追回75.61万元,清退重复参保649人,以法治监管防控基金风险,守护社保“安全网”。
(四)以法治建设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安民。一是根治欠薪法治化。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设专户、存保障金、实名制管理,处理406起欠薪案(为1018人追882.62万元),师市连续两年获兵团A等,2021年代表兵团迎国考,以法治手段根治欠薪顽疾。二是市场监管法治化。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顿专项行动,获人社部、市监总局通报表扬。规范用工备案(新增4805人)、劳务派遣(新增1家)、特殊工时(审批7家),受理118起争议(结案率98% ),以法治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化解劳资矛盾。
(六)以法治改革推进人事人才管理利民。一是事业单位管理法治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4批次7463人、岗位聘用475人次、岗位设置核定49个,指导开发区薪酬改革、医共体岗位核定,以法治改革优化人事管理。二是人才评价法治化。承办6项国家级职称考试服务1103人,审核580人职称申报、6062人次继续教育,“特色香料栽培”研修班入选人社部项目,以法治评价体系促人才发展。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级认定103批次5282人,以法治竞赛机制提技能、育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工作人员存在“重政策轻法律”倾向,对《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理解不深。二是对社保基金监管、就业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的廉政防线防控不足。
下一步,师市人社局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政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巩固法治信仰,武装干部头脑。二是持续发挥党组领导、党员示范作用,以党内法治实践引领人社业务法治建设。三是将廉政与法治深度融合,常态化排查基金、行风等风险,加大监督执纪,以法治廉政护航人社工作。
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