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师市党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完善制度、压紧责任、狠抓落实,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师市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一是充分发挥师市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师市党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依法治师市工作会议及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师市工作任务,亲自解决师市法治建设领域重要事项、重大问题。二是始终坚持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将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师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门章节和依法治师市委员会2021年工作计划。出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法治师市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宣传部、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三是制定《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细化主要负责同志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职责14类43条,确保“关键少数”真正扛牢法治建设政治责任。
(二)着力提升“关键少数”的法治思维和能力。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师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和干部学院培训课程,通过周末大讲堂、干部夜校、冬季法治大培训等线下课堂及党员干部教育等线上平台,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切实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年累计培训领导干部6000余人。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将领导干部学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新提任干部法律知识考试、依法行政能力培训班、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等共62场,培训领导干部5000余人,有效提升其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三)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网上运行和并联审批,做到清单外无审批,投资项目行政许可办理时限普遍压缩20个工作日。二是扎实开展“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办件量达1311件。三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落实“一门办”,41个单位进驻政务中心,设置窗口80个,全年办件量达15万余件。推行“网上办”,梳理完成32个部门、18个团场556项网办事项。探索“跨省办”,与江苏等九省十市签订合作协议。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当场办结。推行经营场所登记负面清单制度,降低准入门槛。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
(四)持续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依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大公众参与力度。二是组建以师市法制机构人员、法学专家和专职律师为成员的师市法律顾问团,为师市集体连队确权颁证、能源化工、人民防空、水利水电等重大决策事项提供法律建议。三是制定《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关于贯彻执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细化文件管理措施,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有错必纠。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7件,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次。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审查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文件、政策措施42份。
(五)有效提升执法效能。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及时授予团场行政执法权力。建立师市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确保执法工作形成合力。二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探索“互联网+药品”智慧监管模式,扎实开展疫苗质量监管工作,累计检查师市17批次25万余支新冠疫苗。开展生态环境“双随机”专项检查,下达整改建议76份、责令整改通知书51份,立案处罚7起。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开展清理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为1180人解决欠薪金额929万。扎实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纠正违规经营行为16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3辆。加大卫生监督工作力度,查处医疗类违法行为12起,罚没金额14.72万元。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专项检查和案卷评查为抓手,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年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2次。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把入口关,组织317人参加考试,297人合格,考试合格率为93.69%。
(六)继续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一是拓展法治宣传渠道,推出“法润四师”抖音号,开设《我与法治》电视栏目。二是在国家安全日、民法典颁布一周年等重要节点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全年开展宣传活动5000余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7.9万余份。三是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共培训800余人次,有效提高其依法办事的能力。四是持续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六十九团二连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连(社区)”,保留3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连(社区)”。七十七团、伊力特集团被评为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六十三团、七十六团朝阳社区、宏远集团被评为兵团普法工作先进集体。五是扎实开展“冬季法治大培训”,以金牌宣讲员入讲堂、现身说法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等8个特色法治活动为抓手,在师市上下掀起法治培训热潮。共举办培训班580场,培训人员近2万人。
(七)持续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一是自觉接受党内、人大、监察、民主、司法监督,强化公共资源监管、审计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二是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加强权力风险防控,充分利用专项执法监督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开展法治监督。认真研究处理人大、政协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意见,严把任务交办、沟通协调、答复审查、督办问效、长效管理等环节,全面规范办理流程,不断提高办理质效。全年,共办结人大代表建议35件,政协委员提案20件,代表和委员们对办理答复情况满意率达100%。三是加强政府督查工作,进行跟踪督办,直至销号结账。2021年,开展政府督查24次,督查督办催办事项268件次。
(八)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协调,保证信访案件按期办结。坚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信访化解率为89.39%。二是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深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全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三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明确改革目标、职责分工。组建45人的师市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为行政复议案件提供合法科学化建议。
(九)切实增强法治考核督察实效。一是制定依法治师市考核细则,从组织保障、职能履行、依法行政等7个方面全面考核各团场、师市机关各部门法治建设情况。二是成立法治专项督察工作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着力摸清被督察单位法治建设情况,年内开展专项法治督察1次。对督察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建议,并写入督察工作报告上报师市党委。三是把考评结果纳入师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21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维稳综治考核、“干部能力提升年”等多个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推动法治工作落地见效。
2021年师市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团场之间、部门之间对法治建设重视程度、推进力度、举措创新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导致师市法治建设发展不均衡。二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尚需进一步加强,存在执法程序不规范等现象。三是法治建设专项督导力度不足、范围不够广泛,法治建设考核力度尚需加大。
二、2022年重点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持续健全党委领导全面依法治师市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抓细抓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
(二)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积极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范决策程序。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力度,确保政令统一。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三)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拓展“一网通办”服务功能,深入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实惠企便企政策,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大对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
(四)积极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冬季法治大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法治素养。积极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重视新媒体应用,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满足个性普法需求。
(五)继续加强法治建设督察考核。深入开展法治专项督察,切实将法治督察作为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利器,建立述法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推进师市法治建设协调发展。将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鞭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