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丨如何推动残疾人充分就业?这份行动方案有“处方”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是改善生活状况、更好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

近日,兵团办公厅印发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以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十大行动为抓手,更好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稳定和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

《行动方案》有哪些要点和亮点?本期,《兵团日报》推出“明白纸”专版,进行解读。

问:《行动方案》确定的残疾人就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答:2022年至2024年,兵团实现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4500人,实现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650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升,残疾人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推动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问:《行动方案》对推动残疾人就业有哪些主要举措?

答:《行动方案》明确,将在3年内实施以下十项行动:

(一)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

(二)实施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

(三)实施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

(四)实施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

(五)实施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

(六)实施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

(七)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

(八)实施盲人按摩就业促进行动;

(九)实施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

(十)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问: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有什么具体指标要求?

答:兵团及各师市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统计制度,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项目推进计划,确保“十四五”期间编制50人以上(含50人)的兵团机关,编制67人以上(含67人)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师市及团镇根据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总数,统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问: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答:兵团国资委组织监管企业面向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和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助残就业专场招聘活动。选取一批发展动力强、规模大、岗位多的企业,开发一批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

监管企业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及时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问:对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有哪些就业帮扶行动?

答:发挥街道、社区、残疾人亲友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残疾人托养机构、残疾人职业康复机构等各方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辅助性就业,促进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在辅助性就业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配备残疾人就业辅导员。落实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和“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机制,帮助纳入返贫监测对象的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创业。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做好岗位开发储备,因人施策、精准匹配,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重点帮扶。统筹用好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

问:什么类型的帮扶农村残疾人就业机构可以获得资金支持?

答:落实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基地、孵化基地按规定通过现有扶残助残基地予以资金支持。

问:对农村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帮扶内容有哪些?

答:鼓励涉农企业、农工合作社为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提供土地流转、产业托管、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销售等方面服务,扶持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寄递物流等行业。持续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参加高素质农工培训实现就业。

问:如何提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一对一”精准服务?

答:指导高校做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宣讲、岗位推介工作,准确掌握在校残疾人大学生数据,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面向残疾人大学生开展“1311”服务,即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1次就业见习。

问: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还有哪些亮点举措?

答:对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加大三师图木舒克市、八师石河子市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


原文链接: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