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正常销售或体验活动为噱头,聚集团场中老年人进行集体“授课”、推销的经营者及厂家推销员在各团场呈多发态势,以免费、赠送、低价、养生等话术为主要宣传手段,利用各种手段结合自身产品,针对老年人渴望关怀陪伴、身体健康、缓解病情等迫切愿景,开展一系列销售活动。第四师市场监管局在此郑重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及亲友,应慎重、理性消费,认清销售方本质,合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现将近期辖区发生的典型事件归纳梳理,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为办理营业执照,租赁店面,多以健康生活、理疗、康养等为店名,主要经营二类医疗器械、艾灸周边、日化产品、食品化妆品等,在店面集中听课方式经营。此类销售者多以擦边形式宣传自身商品,利用聚集效应推销产品,产品链接在网上指定店铺购买,从而达到店内无消费,公司后台盈利的目的。
第二种为“稀有藏品”陷阱。不法分子以“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投资纪念品、收藏品,许诺在短期内会实现“收益翻番”,其实只是售卖一些外表华美的工艺品或翻版印制的纪念币,不能起到理财、收藏的效果。
第三种为夸大实际效用的家用电器或医疗器械会销,往往通过虚假宣传扩大产品本身性能,然后指定网上固定销售点位引导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往往低价高卖,常常与产品本身价值出现5倍以上金额差,名为优惠,实则高价卖出。
第五种为注册与知名厂家、企业、地名类似的公司,在产品上印刷有未经原公司同意的侵权商标信息,从而误导消费者。
第六种为打着销售保健品、营养食品的口号售卖各类普通食品,或是对保健品、营养品做出治疗疾病的宣传。此类产品实际并不具有治疗效果,销售方通过诱导、蛊惑的形式对产品效果进行宣传,引发老年群体共鸣,产生群体效应,从而达到销售目的。
辖区老年人多有退休工资,且极容易受身边群体影响做出各类决定。请各位老人及家属注意,遇到保健品、养生用品、医疗器械、金融理财产品的推销,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有疑惑,可及时向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咨询,咨询电话:0999-5267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