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俊钦 通讯员 江雪芹 史鹏坤)仲夏时节,麦浪滚滚。7月7日,经实地丈量,联合收割机收获,以及称重、水分测定、取样测杂质率等环节,六十七团高产示范田93亩“新冬52号”冬小麦单产879.4公斤,创冬小麦高产。
当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邀请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这块伊犁州与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共同创建的冬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
此次实产验收的冬小麦高产示范田位于六十七团十一连4号地1号条田。专家组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在该地块选取3.5亩示范样方,实收小麦鲜重3107.91公斤,按照人工测定杂质1.08%,折合国家标准13%水分含量,单产达879.4公斤。
“我在技术人员悉心指导下,采用高密度播种、系统化调、水肥一体化节水滴灌栽培等新技术,产量超出了预期。明年,我打算继续种植冬小麦,争取产量再创新高。”该地块种植户、六十七团十一连职工王清茂开心地说。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是兵团粮食主产区,连续5年粮食单产稳定在650公斤以上,连续12年荣获“国家产粮大县”称号,连续6年荣获“国家制种大县”称号,粮食面积和产量均占兵团1/3以上,持续多年保持兵团第一。去年,师市春大豆最高单产442公斤,荣获全国大豆高产竞赛第一名。
“今后,我们将和伊犁州加强合作,总结今年冬小麦高产创建实践经验,形成可行性技术方案,更好地指导明年冬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助力伊犁河谷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食作物研究室副主任祁军说。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粮食生产安全重任,依托新疆农垦科学院、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科技单位,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重点推进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超高产攻关,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我们大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工作,就是为了普及新技术,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助力职工群众增收,不断提高兵团粮食产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桑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