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俊钦 张佳玉 通讯员 黄红
1月9日,已经进入三九天,六十一团旱田山上早已是白雪茫茫,一年四季几乎不曾中断的大风,把山坡上的白雪吹到半空。在这风雪中,走来正在巡边的六十一团护边员陶勇一行。
在更接近山下的地方还有柏油路,而到了陶勇所在的执勤点,海拔接近1600米,周边都是土路,不少路段已经被雪掩埋。可这样也没有阻止他们踏雪而行继续巡边,一脚下去,雪埋到大腿,鞋子也早已湿透。
今年53岁的陶勇是六十一团三连职工,从2004年开始,他已在旱田山上守边19年。早些年,守边条件恶劣,山上没有像样的大路,只有牧民放牧的羊肠小道,陶勇骑着摩托车巡边,一个来回六七十公里。
“当时住的是板房,大风一刮,顶子都掀掉了,等我早上起来一看,吓住了,头顶咋是蓝天?”陶勇笑着说。
19年来,陶勇见证了守边条件巨大的变化。如今,执勤点通了电,有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在陶勇驻守的执勤点,到了中午,负责做饭的护边员制作了可口的拌面。饭前,护边员们在执勤点门口集合,放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生活条件改善了,更加坚定了护边员守边护边的决心。吃过饭后,没有休息,陶勇和其他护边员又开始巡边。他们爬上高山,走进低谷,守护着脚下的每一寸国土。
每天,陶勇都要走十几公里路,平均步数在2万步以上。下午7时多,陶勇完成了一天的巡边任务,回到宿舍,终于有了片刻时间,能够与远在四川上大学的儿子视频通话。
“爸爸,今天外面风大不大?”儿子问。
“大,但是爸爸不怕。咱们守边,守的是平安,守的是太平,责任可大着呢。”陶勇在视频中回答。
今年8月到现在,陶勇一直坚守在旱田山上,没有休息过一天。春节时,为了照顾同事,陶勇经常主动要求继续坚守在边境一线。
“我们团是边境团场,我又是兵二代,从小就知道,为祖国的边防出一份力,是我们兵团人光荣的责任。我跟家里人也说好了,在退休之前,只要还守得动,就一直待在这里守下去。”陶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