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讯(通讯员 马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让我更加充满信心,将立足连队特色产业,持续抓好农业种植,助力职工群众更好地实现多元增收。”12月25日,七十六团七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刘斌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七十六团地处昭苏高原,平均海拔1783米,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气候冷凉。虽然土地肥沃,但受气候影响,再加上长期以来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并不高。为进一步拓宽职工群众增收渠道,该团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产业基础、自身优势等,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收入节节攀升。
在该团党委的推动下,今年4月,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志与安徽亳州金国源中药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合同,由他投入230万元在三连、七连、六连承包1100亩地,分别种植白术、防风、红花、透骨草和决明子等中草药,成为昭苏地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整体效益比较好,带动劳务近2000人次,明年我们还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张志说。
甜菜种植是七十六团七连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新尝试。今年,七连职工刘佃营种植了2000亩甜菜,每亩产量在5吨左右,产值可达2500元以上。“效益还挺可观的,我现在致富信心十足。”刘佃营说。
近年来,七十六团依托地缘优势,由过去的“地上粮油经济”向“地下马铃薯经济”转变。为推动马铃薯产业规模化发展,延伸产业链,一连昭苏政通农业合作社与客商成立新疆卓成科技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种植马铃薯原种,在技术上与新疆农业科学院、四师农科所合作,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今年,该团种植了2万亩马铃薯,亩产在4.5吨以上,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
七十六团种植的中草药、甜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不仅成为职工群众致富的主渠道,也为该团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注入了新动力。九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努尔顿说:“我们连队是少数民族连队,主要以牧业为主。今年连队组织劳务队捡土豆、回收滴灌带等,每人每天大概有一两百元的收入,还解决了团场用工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