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昭苏讯(记者 赵爽 通讯员 潘凌)10月31日,七十六团十连居民洪德孜·居马别克打开自家的水龙头,看着清澈透明的自来水“哗哗哗”地流淌着,她难以抑制内心激动的心情:“团里改造自来水后,水质清亮多了,用水也方便了,真的要感谢团党委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据悉,去年至今,该团共计铺设上下水管网23.5公里,新建阀井17座并配套相应设施,总投资1826万元,对7个连队饮水工程进行了改造,共惠及职工群众2053户7377余人。今年,该团持续加快实施农村饮水提升改造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完善规范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让所有职工群众都喝上了“幸福水”。
多年来,该团四连、十连等连队的居民饮用的都是地下井水,由于水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居民全天候用水需求,连队便每天下午定时放水半个小时,居民要在这一时段储存一天生产生活用水和牲畜饮用水,很不方便。
洪德孜·居马别克一家一直生活在十连,每天都要定时定点接水,储备够一定量的生活用水,这让一家人觉得很苦恼。今年团场饮水提升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现在24小时都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生活方便了很多,幸福指数逐步提升。”洪德孜·居马别克说。
今年,为让饮水安全不落一连、不落一户,七十六团深入推进饮水提升改造工程,申报以工代赈项目,在十连修建大也尔门提沟泉水引提工程。该工程投资60余万元,修建饮水管道3公里、沉淀池1座,项目建成后,辖区居民24小时都能用上纯净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居民饮水难问题,改善了连队生活条件,职工群众们纷纷拍手叫好。
11月1日,在该团九连兴边富民饮水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作业。此工程自8月22日正式复工以来,抢抓进度,目前蓄水池主体已完工,净水车间基础已完成,设备到场正在安装中,建设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采取工人倒班制,人歇机不歇。
该团二连、九连以及城镇片区居民生活用水,企业、牲畜养殖都是使用地下井水,随着团场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即将造成地下水超采。今年,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该团申请了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800万元,在九连建设兴边富民饮水工程。此工程完工后,每年供水量可达30.06万立方米,覆盖团场城镇、二连、九连区域,惠及5000余人,将极大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对改善供水区自然环境以及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七十六团九连居民丽热阿·塞勒艾力说:“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质量,关系着我们大家的健康,饮水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