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讯(通讯员 张婷)“我们当时放的大眼幼体蟹苗非常小,只有芝麻粒那么大,到现在有七十多天了,你看蟹盖都有四厘米这么大了,长势很好。”8月25日,六十八团稻蟹养殖示范基地管理员霍冬民边比划边说。
六十八团是兵团有名的水稻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团依托完善的水利条件和田间管理措施,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眼下正值水稻成熟的关键时期,春季放入田间的大眼幼体蟹苗和扣蟹经过脱壳成长也迎来丰收。该基地负责人马权说:“今天是第一次捕捞,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大眼幼体蟹苗捕捞了100公斤左右,成品蟹捕捞了50多公斤。”
螃蟹长得好,得益于水稻为它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饵料,而螃蟹又能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这些螃蟹还是水稻的“天然监测官”,利用水稻与螃蟹之间的生态关系,控制水稻农药、化肥的使用,能够培育出绿色无污染的“稻田蟹”和“蟹田稻”。
除了收获大米,在该团,像这样的一亩田中还能产出20公斤左右成品河蟹,稻蟹双收可实现每亩增收1000元。近年来,六十八团根据区域特点,扎实推进优质高效农业,突出农产品的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今年全团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万亩,实现了农户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改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