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场动态 >> 详细内容
六十八团:小龙虾带来大发展
发布:2022-04-12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审:可克达拉  浏览量:711 

记者 杨俊钦 张馨予 通讯员 张婷

3月29日,在六十八团十连,田野里还是一片春寒料峭,但在占地40亩的兄弟水产养殖合作社稻虾共作养殖基地里,却是一派火热的景象。工作人员拉动虾笼,里面装着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见图)。

02_02_0927

该合作社有8年小龙虾养殖历史,去年以来,在兵团、师市农业部门的资金、技术扶持下,首次实现了小龙虾本地越冬育种成功。本地育种后,可提供更多本地虾苗,成活率更高,成本更低,有利于做大做强当地稻虾产业。

“通过本地越冬育种,第一批小龙虾上市时间将提前到5月底,比过去提前两个多月,可以实现两季虾一季稻。”六十八团兄弟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晓光说。

由于靠近伊犁河,地下水位高,只适合种植水稻,六十八团水稻种植面积8万亩,占全团土地80%以上,是师市水稻主产区。然而,随着种植水平不断提高,水稻增产陷入瓶颈,职工群众增收止步不前。该团选择稻虾共作作为突破口,然而技术不成熟、参与意愿低成了推广这种种植模式的拦路虎。

02_02_0928

2020年开始,六十八团在全团范围内开展推广稻虾共作模式试验,基本取得成功。试验中,职工群众通过稻虾共作模式,熟悉了养殖技术,让稻田里多了一份小龙虾带来的收入,尝到了甜头。

两年来,六十八团稻虾共作养殖基地从无到有,面积持续扩大,2021年增加至3000亩,稻虾产业逐渐成形,更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在六十八团六连,新奇特合作社的社员们起了个大早。只见大家齐心协力,利用废铁、稻草,制作成“小龙虾”“牧童吹笛”等造型的大型稻艺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将被摆放在连队营区道路节点,迎接游客的到来。

去年,六连开辟了220亩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利用基地生产的稻田小龙虾,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稻虾节,吸引大量游客造访;而当年生产的稻虾米,市场供不应求,很快销售一空,这给了职工群众以极大的信心。

今年,六连准备将稻虾共作养殖基地扩大到1200亩,并计划举办第二届稻虾节。在合作社带动下,连队还将围绕稻虾主题,增加农家乐、漂流、亲子小龙虾垂钓、稻田认领、民宿等项目,丰富连队乡村旅游产业内容。

“我们加大了旅游项目投入,就是从前两年的经验里看到,稻田里的‘小龙虾’潜力无穷,可以带来大发展。”六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陶志强充满信心地说。

六十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沈凤告诉记者:“今年,团里将继续重点扶持稻虾产业,出台了补贴政策,鼓励连队合作社实行大面积连块规模养殖,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将扩大到1万亩,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