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场动态 >> 详细内容
公建民营共绘最美“夕阳红”
发布:2022-03-03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审:可克达拉  浏览量:1740 

通讯员 尤肖英

2月21日,在六十七团康养院大厅里,老人们正跟着欢快的节奏,开心地跳着交谊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六十七团党委积极应对,推进康养院、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项目投入使用。

作为六十七团重点民生项目,康养院位于团部友好南路,与团医院、养老院、残疾人托养中心在同一片区。项目总投资1100余万元,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上下两层,房间分家居式、病房式,室内配有小书柜,可以放置照片和书籍,营造出家的氛围,洗手间内设有扶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方便,并且还附有紧急呼叫器,只要按键就会有人来,保证了老人的安全,让老人们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

2021年,六十七团与康养院签订承包合同,为其提供场地,通过公建民营模式,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让老人乐享“夕阳红”。

在采访中,该院院长王静感激地说:“多亏了团场对我们养老机构的扶持和帮助,为老百姓解决养老难题,也让我们减少投资、减轻压力,能够更加用心地去经营这份福利性事业。”

公建民营既能降低民办养老成本,又能让当地老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一举两得。目前,康养院住着21位老人。刘国珍老人对这里很满意,他说:“这个养老院特别好,院长很关心我们,还有古丽、小陈这些工作人员特别细心地照顾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吸引了伊宁市区的老人,82岁的愚德秀专门到这里来养老。

家门口的养老院不仅为老人提供了方便,也为当地职工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六连居民吴淑琴曾经为找工作而犯愁,如今在康养院给老人们做饭,干得很开心。

六十七团有3个少数民族连队,康养院还聘用了一些少数民族护工,解除了少数民族老人入住沟通不便的后顾之忧。工作人员古丽斯坦·吐鲁逊说:“院长对我们很好,我非常感激能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想尽自己的能力把这些老人照顾好。”

王静表示:“我在养老行业已经干了近15年,觉得让老人安度晚年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义务,我也希望能够给这些老人带来晚年的幸福生活,让他们的儿女能够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