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讯(通讯员 尤肖英 廖忠荣)金色七月,麦浪滚滚,在这“三夏”最繁忙的时节,曾经不起眼的小麦秸秆,如今却成了收购商和众多养殖户的“心头宝”。
7月7日,在六十七团六连的一片麦田里,伴随着阵阵轰鸣,一台打捆机来回穿梭,将秸秆吞进“肚子”,经过自动压缩、定型、捆扎后,变成一个个瓷实的长方体,整齐地摆放在麦田里。新源县秸秆收购商哈哈尔曼正组织工人,把打好捆的秸秆装车,忙得不亦乐乎。他已与多家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签下订单,农作物秸秆回收现在成了他效益增长最快的新业务。
通过秸秆打捆离田,秸秆中的虫卵、病菌等被带走,减少了农田病虫害发生,为下茬作物种植改善了土壤条件,回收的秸秆用于畜牧养殖,秸秆“过腹还田”,不仅推动了当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为农业增加大量的有机肥,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同时职工群众还能增加一笔收入,实现农作物生产效益最大化。
目前,该团8.95万亩冬小麦秸秆已被全部订走,价格在90~140元/亩,将增收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