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讯(通讯员 徐国胜)7月6日,笔者从六十二团经济发展办公室获悉,随着“一带一路”桥头堡的优势日益凸显,该团的城镇化建设极大地吸引了地方群众前来投资兴办实体。
46岁的于海涛是清水河镇的农民,今年年初,他到外地学习了水果饮品加工技术后,在好友的推介下,对该团的商业环境进行了考察。发现该团人口多、消费力强等优势后,于海涛在霍城西大街租赁了一间70多平方米的商铺,并投资30万元购置了一套先进的冷饮设备。开张不久,他就借助线上线下渠道,销售水果、茗茶、冰激凌等冷饮佳品,每杯定价七八元左右,顾客络绎不绝。于海涛说:“目前生意还不错,日营业额在1800元左右,果茶类每天能卖200多杯。”
今年30岁的韩亮,在该团丝路商业街租赁了一间360平方米的商铺,开了一家饺子馆。由于他家饺子做工精细,种类繁多,消费者纷纷前来光顾。个体工商户韩亮告诉笔者:“我们店不断创新饺子品种,比如虾仁的饺子销量就很不错,现在营业额每月6万元左右。”
地方青年前往团场创业,让兵地经济实现了嵌入式发展。截至目前,该团个体工商户达900余家,就业千余人,形成了大众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