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讯(通讯员 徐国胜)5月20日,笔者走进六十二团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合丽买木·合迪尔丁的店中,她正将刚做好的一批油馓子装袋,准备送到消费者家中。这是今年复工复产后,团场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转变销售模式促进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37岁的合丽买木·合迪尔丁,是该团职工子女,2018年,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给人当导购,主要销售小食品、服饰等生活日用品。随着团场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人口的大量聚集,合丽买木·合迪尔丁看好团场的地缘商机,今年3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在团部霍城大街租赁了一间50平方米的店铺,投资2万余元进行装修,新开了一家格拉斯蛋糕屋。她每天勤快地制作各种小糕点,由于味道不错,很快被顾客买走。她告诉笔者,她家这个店开了2个多月,以销售饼干、蛋糕为主,每月收入5000多元。
自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一项项惠民政策像春风一样激励团场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就业。光明社区居民玛伊努尔·阿不都克力木,2017年至2019年一直在口岸一家外贸公司当翻译,月收入可以满足家庭需要。为了使自己有一门技术,今年1月,玛伊努尔·阿不都克力木在家人的支持下,到清水河镇参加了一个月的插花培训。2月,她投资4万多元,在团部租赁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门面。新店开张不久,喜欢花卉的年轻女同胞便频频光顾。为了做大做强自己的插花产业,玛伊努尔·阿不都克力木借助手机微信花卉群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直接向乌鲁木齐、伊宁等地商家订购塑料、绢丝、布艺等花卉。每天,她早出晚归守候在自己的店内,用灵巧的双手将一枝枝花卉扎成花束,使小店呈现出一幅绚烂多彩的景象,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光顾,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
截至目前,该团少数民族群众从事超市、餐饮、服饰的商家达200余家,从业人员达500余人。通过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带动就业,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