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场动态 >> 详细内容
六十七团党员干部群众织密疫情防控网
发布:2020-08-14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475 

可克达拉讯(常驻记者 姜红莲)8月6日,六十七团花园小区内,臂戴“值勤”红袖标的女党员戴海荣、侯会香正忙着在各单元楼层里收集居民放在家门口的垃圾。自7月下旬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该团由机关干部、普通党员、退休职工和楼栋长、单元长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变身为小区里宣传知识的“喇叭员”、进出关卡的“守门员”、有求必应的“服务员”。他们用步数换户数,用磨破的鞋底子和嘴皮子换来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以温馨暖心的方式形成“人人身在防控、人人参与防控”的氛围,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在锦绣华庭小区,党员聂永革利用居民群发布温馨提示和疫情管理意见建议,让居民第一时间掌握团场有关防疫决策和部署。在十一连,针对居民居住分散、点多线长的实际,连队“两委”委员、退休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骑上自家的摩托车,戴上红袖标,插上党员先锋队队旗和志愿服务队队旗,挂上小音箱,循环播放接地气的自制音频。信息收集得不全,疫情防控参与者就一户一户去敲门、一家一家去统计,地毯式、全覆盖、无死角地排查过滤,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靠着脚板子、嘴皮子当好宣传工作的“大喇叭”。十一连志愿服务队队长倪春意说:“做好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戴上红袖标、插上队旗,更增强了干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我要继续发挥‘小喇叭’作用,为职工群众当好宣传员。”

一面旗帜、一只口罩、一支测温枪、一壶消毒水、一本登记本,是各居民小区值守防疫人员的标配。防疫装备虽简陋,但防疫的决心却很坚定。党员李玉森负责伊都花园A区的门口值守工作,偶尔会有老人或熟人在天黑后下楼,面对居民的不理解和骂声,他拉下面子,逢车必检、逢人必查、逢事必跟,守好严进严出的“后防线”。在该团9个小区的门口,这些“守门员”分工合作、责任明确,有的在值班点登记信息,有的负责播放音频,还有的在各单元楼内配送物资、收集垃圾,解决居民困难,通过点线面结合织密疫情防控网。

在该团居民最多的锦绣华庭小区,党员陈方、王建忙得不亦乐乎,为居民充值电费、送水送菜,每天手机记录步行都在上万步,衣服时常被汗水碱出印子。据统计,在该团,有300余名这样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顶着酷暑奔走在居民楼栋之间,积极发挥抗疫一线“服务员”的作用,接受群众咨询、收集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焦虑、破除谣言传闻,并为居家人员提供送药、送菜、送法律、扔垃圾等上门服务,有效减少群众外出。他们还协调连队抓好农业生产,保证生活物资供应,履行好“运输队长”的职责。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该团机关、社区、连队党组织广泛动员群众、有效组织群众、团结凝聚群众,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为疫情防控注入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