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场动态 >> 详细内容
为民服务解民忧——师市“访惠聚”驻连(村)上半年工作综述
发布:2020-07-04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535 

(本报记者 陈重武)加强基层组织,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做好群众工作,聚集民心民力;做好疫情防控,促进职工增收……今年上半年以来,师市“访惠聚”各驻连(村)工作队,始终按照自治区和兵团、师市党委的部署,落实落细各项具体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截至目前,师市“访惠聚”各工作队队员坚守基层一线,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真心真意访民情、全力以赴惠民生、真诚相待聚民心,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建强基层组织 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访惠聚”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以来,师市各“访惠聚”驻连(村)工作队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师市“访惠聚”驻若羌县铁干里克镇亚喀吾斯塘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建强基层基础”这一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若羌县委提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该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在培养后备干部、壮大党员队伍、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解难题、出实招,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建设。截至目前,工作队严格标准培养后备干部,将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青年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已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3名。

同时,工作队结合实际,制定《亚喀吾斯塘村发展农牧民党员规划》,以“升国旗微宣讲”“农牧民夜校”等活动为载体,重点在村组干部、“四老”人员子女和村组后备干部中确定发展对象。目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优秀中青年1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确定发展对象7人。坚持村“两委”、工作队干部包片入户,定期开展“承诺服务”“结对共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

工作队还实行村级星级评定制度,定期对参加“升国旗微宣讲”等活动的村民进行积分星级评定,每月将评定结果进行公示。村级星级评定共分为十颗星,在年度星级评定达到八星、九星、十星的村民,张贴光荣告示牌。通过星级评定制,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加村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为促进亚喀吾斯塘村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该工作队开展“微宣讲”21次,累计参加群众1500人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5次,参与群众450人次。

各工作队不断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补齐补强“两委”成员,将连队“两委”纳入全年教育培训计划,切实提升“两委”队伍素质。压紧压实“第一书记”责任,发挥传帮带作用,督促连队(村)常态化开展升国旗和发声亮剑活动。指导连队党支部建立健全各项机制,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发展党员工作等制度。运用好“四议两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调动人民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共同参与连队各项事务,推进党支部工作和连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半年来,师市各工作队在开展“访惠聚”工作中始终坚持“好事让基层党组织做、好人让基层干部当”的工作理念,把基层党组织推到前台,为他们出谋划策、打气鼓劲,协助基层党组织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工作思路,促进了连队(村)工作的开展,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在职工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做好群众工作 聚集民心民力

“访惠聚”三项重点工作中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做好群众工作,而做好群众工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扑下身子、沉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中,聚在田间地头,坐在炕头,与职工群众交朋友、拉家常,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摸清职工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情,着力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师市“访惠聚”各驻连(村)工作队按照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将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作为入户工作重点,并按照“八个一”“八必问”“八必讲”要求,深入到职工群众家中,向职工群众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党的惠民政策、安全防范知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内容,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半年来,各工作队完成2轮走访入户任务,共走访入户3.33万户,11.74万人,开展宣讲教育833场次,覆盖3.86万人。

同时,各工作队用好用活《兵团惠民政策明白册》和《脱贫攻坚简明政策宣传册》,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群、职工大会的方式,开展惠民政策宣讲活动1092场次,2.4万余人受益。

师市“访惠聚”驻六十四团九连工作队走访入户了解职工群众思想动态、邻里关系,及时掌握矛盾微线索,会同连“两委”及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成立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参事议事机构,调解连队矛盾纠纷。上半年,共化解家庭矛盾纠纷2起,确保“小事不出连、大事不出团、矛盾不上交”。积极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共计慰问老党员4人,退伍老兵2人,帮助贫困党员1人,共为7户困难少数民族群众送去大米、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在入户走访中,通过送医、送药、送物资、送技术、送法律知识、送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办实事好事10件,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困难。

师市“访惠聚”驻六十一团园林四连工作队全面开展入户走访和结对帮教工作。工作队加大了对结亲户和扶贫帮扶对象联系走访力度,半年来,先后入户走访456户,其中帮扶户35户,扶贫巩固户68户。工作队在走访过程中,详细记录走访过程,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诉求,工作队在每周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向连队反映,共同商讨处理办法,会后立即安排专人负责办理,共向连队反映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诉求105条,已妥善处理88条,正在处理的17条。

做好疫情防控 促进职工增收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连队(村)生产的进度,但没有影响脱贫攻坚的脚步,按照兵团、师市党委部署要求,对师市挂牌督战的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3个驻团场连队工作队和3个驻地方村工作队,在征求所驻团场和乡镇党委意见建议基础上,对3个驻地方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优化,加强了工作力量。

在巩固脱贫攻坚工作中,师市“访惠聚”各工作队积极引导职工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14个,增强了职工群众抵御风险稳定增收的能力,帮助1268户职工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35人次,逐步实现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月月有收入。

为进一步拓宽职工群众的增收渠道,半年来,各工作队累积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46场次、2594名职工群众受益,大大提升了各族职工群众造血能力,帮助职工群众570户2164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各工作队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根据连队(村)职工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用好办好实事好事专项资金,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半年各工作队办好事实事382件,惠及1万余人。

今年受市场影响若羌红枣价格有所下滑,加之亚喀吾斯塘村农户种植结构单一,农户枣树管理经验不足,技术匮乏,导致不少农户收入锐减。师市“访惠聚”驻若羌县亚喀吾斯塘工作队,结合实际,综合施策,通过产业技术扶贫,全力做好重要节点及枣树栽培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农户枣树栽培和管理能力,提升了困难群众自主致富的能力。

师市“访惠聚”驻六十四团十六连工作队想方设法为群众谋发展,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组织连队320余名职工群众参加糕点劳动技能培训。工作队利用自身优势,与六十三团锦宏硅厂取得联系,让连队富余劳动力到硅厂打工,实实在在拓宽职工群众致富之路。

按照六十一团党委工作要求,师市“访惠聚”驻六十一团园林四连工作队协助连队“两委”对连队2019年享受低保政策的低保户进行详细摸排,将家庭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对家庭收入进行精确计算,并针对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的家庭,根据劳动力和家庭条件制定防止返贫措施。工作队在协助连队做好2020年低保户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根据每户家庭的不同情况制定防止返贫措施,进行分类帮扶。工作队在走访低保户过程中发现,许多低保户都有较大的院落,由于经济原因没有充分利用。为了帮助低保户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防止返贫,工作队与连队“两委”协商,选出有养殖条件的19户低保户,按规定的程序向上级申请经费15000元,购买鸡苗1250只,目前鸡苗已全部发放到位,受到连队职工群众的好评和低保户的欢迎。

半年来,师市“访惠聚”各驻连(村)工作队在开展“访惠聚”工作中,满怀对各族职工群众的深情厚谊,不辱使命,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深入基层、俯下身子、融入职工群众,实打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受到各族职工群众的称赞。

6月25日,师市“访惠聚”驻六十一团园林四连工作队组织连队职工群众一起包粽子共度端午节。  张立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