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洋
我是2019届毕业生,毕业时选择参加黑龙江省内银行招聘,面试成功,体检合格,准备签订三方协议时,偶然看到西部计划补录的公告,受“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号召的影响和对志愿活动的向往、对新疆的好奇,我提交了报名表。2019年8月末,我到达伊犁,被分配到六十四团。到团场后,有离退休干部和我们结对子,我的结对干部是张立元爷爷。
张爷爷今年75岁,甘肃人,家住文慧园社区。结对后,他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更快地了解团场、融入团场。
张爷爷1971年来到六十四团老四连,一待就是49年。他说:“那会儿团场的条件不好,生活简陋,连基本的设施都没有,方方面面都要靠自己,根本没法和现在比。现在住房条件有了很大变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你们年轻一代赶上好时候了。”不知道那段艰苦的日子老一辈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我听完感觉他们那个年代很苦很苦。张爷爷对我说:“如果能重新选一次,我还会来这里,我虽然没文化,也没当过兵,但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会来。”张爷爷说,“现在的六十四团生活安定,环境良好,道路顺畅,交通方便,医疗养老都好得很。”
通过与张爷爷结对,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六十四团,被他们老一辈那种不怕苦的精神所感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我曾听过好多回,之前是对父母的辛苦感觉不易,现在更多的是对建设团场的那些爷爷奶奶们奉献精神的钦佩,他们只身来到祖国的大西北,只为建设边疆。正因为有他们这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老军垦,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