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讯(通讯员 李梦乔)4月27日,笔者在七十五团招商引资企业昭苏金地亚麻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忙生产,来自周边地方乡镇的40余名少数民族工人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摊麻、去杂、脱麻、打捆、装运,一派紧张繁忙的劳动景象。
该团与昭苏县察汗乌孙乡、夏特乡、喀拉苏乡等周边乡镇接壤,土地紧密相连。多年来,团场与昭苏县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加强兵地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赢。
眼下正值亚麻生产加工的繁忙时节,由于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到这时,地方少数民族群众都会组团来到团场打工增收,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昭苏金地亚麻有限公司的认可,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加了地方少数民族群众的家庭收入,同时也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实现了兵地互惠互利。
哈萨克族村民叶布拉提来自察汗乌孙乡阿热纳村,如今已经在亚麻厂打了5年工。今年开春把土地流转后,他又来到厂里打工,每天可以拿到100多元的工资,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过得也很充实。
昭苏金地亚麻有限公司,是该团2007年引进的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每年都要从团场职工手中流转土地1万亩左右,整合成绿色有机亚麻种植基地。公司生产的产品通过德国色瑞斯有机机构认证和纺织产品认证,远销疆内外。
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将当地的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职工群众就业增收。公司每年的生产加工季从3月开始到11月结束,每天雇用工人达60余名,一个生产季用工人数达上万人次,这对促进兵地职工群众多元增收起到了较大作用。
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国程说:“我们在团场周边招录了45名地方群众,月工资3000到5000元不等。他们来公司上班,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公司用工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企业昭苏金地亚麻有限公司、昭苏双盈节水设备有限公司、天山雪马铃薯淀粉厂、昭苏纵横商砼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落户团场,每到生产加工季节,用工需求就会增大。据了解,今年该团4家企业共计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使100余名团场周边乡场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