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陆彦汝 通讯员 杨宁 向昌建
4月3日,正值春日暖阳,记者走进六十九团温室大棚中看到一颗颗鲜红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这是“90后”小伙穆学刚和自己的好朋友边巍刚等人一起创建的“空中草莓乐园”。
记者了解到,草莓乐园21个大棚内共种植了50亩不同类型的草莓,采用的是连栋智能温室和悬挂式可升降空中草莓滴灌栽培技术,从育苗、移栽到果实成熟,草莓都生长在离地面1米多高的钢架生长槽内。这种空中架式栽培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栽培模式下草莓容易受涝、发生病虫害的缺点,基本不用农药,加上日常管理科学,定时疏花疏果,草莓品质优良,成熟期可以从12月持续到第二年6月,冬季自助采摘价格在每公斤100元左右。
当天,穆学刚正在大棚里清理草莓的老叶。他说:“草莓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打掉之前的老叶,来减少养分的流失,多出的果要疏掉,畸形果也要全部摘掉,让营养供应三五个果,这样能保证果子品质和大小一样,口感特别甜。”
今年29岁的穆学刚毕业于北京农学院,曾在一家韩国公司实习了三年,在那里接触到了“空中草莓”的种植技术。2016年,他返回家乡,与3名返乡大学生共同做起了草莓种植项目。刚起步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因为不了解当地的种植环境,第一年品种不适应、光照和温度也不适应。经过三年摸索,几个小伙子积累出了一定的经验,冬天光照不足便安装补光灯、温度不够就加上供热锅炉,草莓生长中期施一次肥,促其稳步生长,每年更新一到两个品种,以驯化适应本地的气候。穆学刚说:“现在我们栽培的品种主要有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和水蜜桃草莓,明年准备引进白草莓以实现品种多样化。同时,在保证品质不变的前提下,还准备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
这样集种植、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空中草莓乐园”,也适合一家人游玩、体验,深受百姓喜爱。一位正在采摘草莓的顾客说:“这里草莓品种丰富,口感又好,我经常过来采摘,给家里人带一点、给朋友送一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穆学刚和伙伴们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他们共培育20亩、50万株草莓苗,如今收入已经10万多元。穆学刚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带动六十九团周边的农民一起种植“空中草莓”,为职工多渠道就业增收做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