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场动态 >> 详细内容
“穷根”已除 幸福生活正走来
发布:2020-03-21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463 

本报记者 陈重武 常驻记者 刘梅君

2018年,六十四团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7人全部脱贫,全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户不返贫,六十四团党委坚持“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全面落实发展产业脱贫、转移就业脱贫、医疗救助及健康工程脱贫、教育脱贫、社会兜底脱贫等措施,紧抓脱贫工作的短板和弱项,扭住脱贫户增收这个核心,加大扶贫力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

如今,六十四团贫困户已拔掉“穷根”,新的幸福生活正在走来。

团办企业带动一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家待了一个多月,觉得心慌,很快就有活干有收入了,心里踏实多了。”3月16日,六十四团十四连脱贫户依马木·买买提和妻子麦丽凯木得知六十四团琪纳尔地毯制造有限公司就要复工了,高兴地说。

依马木·买买提患有贫血和脑血管堵塞,妻子麦丽凯木从梯子上摔下摔断了腿,两人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大女儿已出嫁,还有两个女儿在上学,仅靠依马木·买买提打零工维持生活。2017年,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他们夫妇俩经过短期培训,正式成为团场招商引资企业琪纳尔地毯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2018年年底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六十四团扶贫办工作人员刘莉莉介绍说,团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各类企业,协调企业招收贫困人员就业,各连队组织劳务队,带领贫困户到驻团企业、建筑工地打工创收,引导贫困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2019年,六十四团在团木材厂打工的有300余人,在工业园区打工的200余人,在地毯厂打工的40余人。

龙头企业解决一批

在创锦牧业伊犁犇牛牧业有限公司六十四团分公司现代化养殖圈舍里,随着十二连脱贫户吐尔逊·吾秀儿驾驶的饲草料车缓缓前行,159头西门塔尔牛依次排开争相抢食饲草料。

吐尔逊·吾秀儿说:“在这儿上班离家近,管吃管住每月还有3000元左右收入。”

为帮助富余劳动力就业,该团党委结合实际,以畜牧产业帮扶工程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与可克达拉创锦牧业公司达成协议,对原育肥牛养殖场进行现代化养殖圈舍升级改造,打造政府搭台、企业参与、互利双赢的政企合作模式,并将2017年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低保困难家庭引导在伊犁创锦犇牛牧业有限公司六十四团分公司实现就业。

伊犁犇牛牧业有限公司六十四团分公司负责人管弦乐说:“我们通过‘龙头企业+团场+农户’的模式,引导团场脱贫户到公司就业,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六十四团依托创锦牧业等龙头企业,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在兵团分区和团场工业园等地打工,帮扶145名贫困人员,增加收入174万元,依托产业实现脱贫。

公益岗位吸纳一批

3月15日,十二连脱贫户图尔干江的妻子再努热姆穿着反光背心,正和其他几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在清扫路面。

“早上打扫完自己负责的区域,还可以回去照顾家里,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再努热姆说。

图尔干江因左眼上眼睑下垂,诊断为蝶鞍区占位,不能从事体力活,女儿上大学、儿子上小学,家中仅靠再努热姆一人务农,生活困难。2018年年初,再努热姆通过短期培训后,走上公益性岗位,每年增收近两万元,再加上大田种植,每年收入达4万多元。

为激发脱贫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使其依靠自身“造血”功能主动谋发展,六十四团通过实施“一户一就业”专项扶贫工程,确保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实现一人稳定就业。积极引导低收入群体参加团场城镇化建设、连队环境治理等劳务,增加收入。优先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安置到护边、护林、保洁、保绿等岗位。

团场发挥“三市两口岸”的核心区地缘优势,根据市场就业需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能力。2019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1场次,1754人参加培训,其中贫困劳动力124人;提供城镇保洁、保绿等岗位155个,带动9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34.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