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丽园
再渺小的微光,也是时代的炬火。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七十五团“90后”小伙潘学亮,主动融入,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展现新时代的担当与风采,唱响了高原明珠的“青春之歌”。
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还是一个被保护的孩子;17年后,他却是一名防疫一线的“战士”。27岁的潘学亮是六连党支部委员、连管会成员,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成为综合保障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做好居民的生活保障工作。
3月3日早上9点,笔者在机关门口看到,潘学亮正忙着将盛满早饭的保温箱装车,准备给每个执勤点的工作人员送饭。由于各执勤点比较分散,每送一趟饭要在团部辖区跑一圈,至少得用2个小时。等全部送完,自己再吃早已凉透的盒饭。但他却毫无怨言:“很多干部都是在小区门口值守一晚上,又饿又累,能让大家按时吃上饭是我的责任,再累我也愿意。”
送完饭后,潘学亮还得给辖区居民采购配送生活物资,虽然只是一些零碎琐事,但却要事事操心、面面俱到,每天总能在大街小巷看到他穿梭忙碌的身影。
为了方便物资的统计与发放,更好地服务居民,潘学亮与辖区的定点菜店和超市建立了临时微信群,收集和发布生活物资信息,并每天将配送情况及时报送团物资保障组。在沟通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店主没有及时回复的情况,他就会一遍遍打电话询问,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居民的需求;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居民因没有及时收到配送物资而打电话责备,但他总会不厌其烦地解释、道歉。
虽然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潘学亮总是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近期,由于连续下雪,昭苏气温骤降,每天早上六七点是气温最低的时段。正当人们熟睡时,他早已起床前往菜店,协调生活物资,确保第一时间能给居民配送到位。
有时顾不上吃饭,走路时一阵眩晕;有时忙碌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倒头就睡;有时冻得搓手跺脚,但还是积极地帮忙搬运……潘学亮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后勤保障就是要做好服务,我们多操一份心,居民就多一份保障。”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潘学亮坚定地站在了第一线,当先锋、作表率,冲在前、干在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