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红霞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也能上!”“我也去”!2月3日,听说团里集中医学观察点防疫人手紧缺、无法倒班时,六十二团医院的党员们踊跃站了出来。
春节前,六十二团外出返乡人员不断增加,这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工作量。在该团两处集中医学观察点,20多名医护人员分组轮流值班。他们从早晨穿上防护服到晚上换班,基本没有休息时间。消毒,是每天必需的工作,背着十几公斤的喷雾器,每人每天要喷洒消毒几十个房间。登记,摸清楚隔离人员的所有信息和流动情况;每天两次查体温,帮助有其他疾病的隔离人员买药送药;为每个房间送餐送物;每天收集几十个房间的垃圾……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干着繁重的体力活,一天下来,每个人都累得腰酸腿疼。
这两天,两处医学观察点已经忙得倒不开班了,院长陈凯在大会上动员大家到防疫隔离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话音刚落,外科主任、共产党员袁红琴站了起来,“我是党员我先去!”接着,医技科副主任、共产党员杨丽娜也站了起来,“我也能上!”而该团疾控中心20多年党龄的老医生高云,此时已默默来到集中隔离点,开始了防疫工作。
2月3日,当两处集中隔离点满员后,团里又将一处宾馆作为临时集中隔离点。当日傍晚。疾控中心主任周海风接到院长电话,要求增加隔离点人员,这对人手已经紧张的疾控中心来说真是难上加难,况且这个宾馆有87间房,每个房间都要打扫消毒、张贴告知书。周海风急得嗓子都冒烟了,他立刻找到还没有下班的共产党员、社区医生胡芳,胡芳毫不犹豫地说:“好,我能上”。周海风又在工作群里喊了声:有没有能腾出手来的人员,帮忙去点上消毒?没想到一下收到五六个回复:“我上!”、“我也上!”高云、荣祥柱、陈文忠等工作人员刚刚结束一天的高强度工作,顾不上休息又立即出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从不同的地点赶到宾馆。医院和疾控中心的年轻人吴振华、隆凤、高雯洁、邓自利、魏海栋、李倩、岳凤也都赶来帮忙。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3个小时后,所有的房间都打扫消毒完毕。看着大家满身的疲惫和满脸的汗水,周海风不知该如何表扬一下大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此时此刻,说什么话都显得多余,唯有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互相支持的热心温暖着乍暖还寒的夜空。
还有一些党员在后方默默做着物资保障、院内感控、数据统计等工作。共产党员、药剂科主任聂安国锁骨摔伤后一天也没休息,一直奋战在药剂科,确保了疫情防控物资的正常供应。正在家中休病假的共产党员、总护士长张枝荣得知疫情防控人手紧缺后,立即赶来上班。共产党员董泽汉从南疆支医刚刚回家,看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他顾不得休息,连忙赶到科室参加值班。在院办室工作的年轻党员李常乐,在防疫期间一直住在宿舍没有回家,确保随叫随到,不分昼夜地统计报送疫情数据,为上级防控决策提供了详实资料。院里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党员,在关键的时刻和节点,像一股股春风,融化了冬雪,吹绿了大地。他们,更像一面旗帜,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