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讯(通讯员 潘凌)12月21日清晨,七十六团三连养殖户范军正在给羊添加饲草料,打扫羊圈卫生,忙得不可开交。寒冬时节,地冻农闲,七十六团的养殖户们却积极“充电”搞养殖,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告别了曾经的“冬闲”,开始“冬忙”了。
眼下正是冬闲时节,而七十六团三连职工群众们却没有闲着,进入12月,养殖户范军比往常更加忙碌,他家养的200只生产母羊陆续进入产羔期,每天给羊只添加饲草料,打扫羊圈卫生,还要随时关注待产母羊的情况。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羊儿们个个都是膘肥体壮,预计产羔率将达到100%。“如果不出现意外,我家的生产母羊今年产羔将在280只以上,想着即将迎来的‘大丰收’,再辛苦都很值得。”范军介绍说,“昭苏的冬天特别漫长,以前我们都是打牌、打麻将打发时光,现在忙了,人们都在忙着挣钱”。
据了解,现在范军每年种植和养殖收入达到20万元,仅养殖一项收入就有十二三万,随着养殖效益连年提升,范军也一改往年的粗放式养殖模式,今年7月他投资5万元新修建了一栋标准化暖圈,圈内有自来水、设备室、待产区、产羔区一应俱全,范军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也更足了。
为帮助职工增加收入,入冬以来,该连两委多方查找信息、了解行情,鼓励连队职工群众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各自特长,投入到畜禽养殖等多种经营中,助推产业多元化发展,让职工群众的腰包尽快鼓起来。七十六团三连“两委”委员汤旭说:“这两年我们连的职工群众自营经济发展的特别好,往年农忙过后,大家都无事可做,现在大家都积极的发展养殖业,我们也积极地向职工群众做一些政策宣传引导,看到职工群众挣上钱了,我们也都非常高兴。”
该连居民陈庆军养了5年的牛,随着这两年养牛行情越来越好,他及时引进体格大产肉率高的优良品种,现在他养了20头西蒙塔尔牛,今年仅卖牛犊就收入了8万多元。陈庆军说:“搞养殖业,收入比较稳定,只要肯吃苦用心干,每年10万元以上的收入没有一点问题。”
冬闲人不闲,忙着勤赚钱。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七十六团职工群众的思路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该团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改变过去冬闲时节“猫冬”的习惯,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这不仅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而且还发展了团场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