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力度,全年实现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
脱贫攻坚,时不我待。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可以用分秒计算,用“一瞬间”来表述。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候。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分秒必争。如果没有惜时如金的观念、分秒必争的精神、只争朝夕朝的作风、朝干夕惕的干劲,抓一抓,紧一紧,放一放,松一松,等一等,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如期完成。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让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群众,用问题倒逼精准,用策略对标精准,以思想自觉促行动自觉,精准用好政策措施,扎实补足短板弱项,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脱贫攻坚,要深入一线。实现脱贫目标,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要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扑下身子,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到基层去,到攻坚一线去,做到工作在扶贫一线落实、办法在扶贫一线产生、问题在扶贫一线解决、成效在扶贫一线体现。对脱贫攻坚的困难和问题不能低估,对存在的矛盾不能回避。
脱贫攻坚,要落实到人。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广大扶贫干部要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坚决攻克最后堡垒。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支撑、智力扶持,要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脱贫攻坚,要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杜绝“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扶贫的同时,更要扶智,找到贫困根本因素,“因材施教”地帮扶到位。要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帮助困难群众在思想上从“帮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
脱贫攻坚,重在坚持。要推动所有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集、聚合。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不返贫,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