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召开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加工技术现场会
3月30日,师市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加工技术现场会在六十四团二连创锦育肥牛养殖基地召开。副师长、可克达拉市副市长张建伟,石河子大学孙耀强教授,师市六十一至七十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业务人员,以及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和养殖场户共计30余人参加现场培训交流。
现场会紧紧围绕如何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发酵等方法,改变饲草原来性状,改善饲草的适口性、提升营养价值水平,通过科学饲喂降低养殖成本开展交流讨论。师畜牧水产发展服务中心、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就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的技术原理、制作方法与关键步骤、必要性及优点做了现场培训。并向与会人员展示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与3种秸秆微贮饲料发酵菌剂组合制作的6种作物秸秆微贮饲料,参会人员从颜色、气味、质地等多个方面,对饲草优质高效生产及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
石河子大学孙耀强教授团队从营养学角度,就农副产品饲料化利用畜禽营养需求、加工调制技术、辅料的添加、发酵菌剂的使用、机械设备的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享了团队在作物秸秆、籽用葫芦皮、棉花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中取得经验技术和研发的专用微生物菌剂。参会的其他饲草料科技公司技术人员也纷纷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和优质产品。
副师长张建伟强调,要正确看待师市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优势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饲草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要通过多方式、多举措,向种植户、养殖户宣传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饲料化利用的重要意义,实现变费为宝,不断拓宽种植业、养殖业“效益链”。同时要强化技术集成,发挥农科所、畜牧水产中心的专业人才优势,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发酵技术,改善传统农副产品饲草料适口性,提高营养价值,实现“技术赋能”。张建伟表示,此项工作可先行先试,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养殖场户、饲草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饲料化利用试点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部门要增强协同合作,将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饲料化利用工作落实落细,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畜牧产业发展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