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画楼春早,一方绿野笑——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春季农业高质量发展暨造林绿化现场会侧记
发布:2024-04-08 来源:  作者:沈睿燕  编审: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971 

画楼春早,一方绿野笑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春季农业高质量发展暨造林绿化现场会侧记

绿色原野,孕育着万物勃发的希望;农业农村,向着“新质”方向迈出坚定步伐。冬小麦“三化”管理、棉花套种孜然立体栽培、牲畜春季疫病防控、异地造林修复退化林……一幅幅充满旺盛活力的生产图景,眼下正在第四师可克达拉大地上奏响着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序曲。

今年以来,师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谋划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呈现出“开门红”“开门稳”。

把稳“基本盘”,推动粮兴农安

站在粮食新增种植面积项目地块边眺望,一大片一大片的翠绿映入眼帘,长势正旺的小麦犹如给广袤“处女地”铺上了一层绵密厚实的绿色地毯,走近些看,麦田翻着层层绿浪,小麦苗匀根壮,生机勃勃,长势喜人。“这个项目是去年春天开工建设的,去年十月初就播种上了冬小麦,我们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保面积、保产量的基础上,狠抓农业技术落实做细,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规模化,确保小麦品质,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坚决筑牢粮食安全防线。”项目负责人陈新全介绍说。

仓廪实,天下安。师市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保障职工群众正常用水情况下,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春季施工,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完工、早见效,筑牢粮食生产“耕”基。在各团场整“装”待播的条田中,目之所及是高标准农田平整方正,沉砂池、机耕道井然设置,一幅“田成块、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画卷。“近几年,师市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建成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水利配套的高标准农田15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4%,今年我们将继续抓好6.33万亩的建设任务,将高标准农田建成兵团先进生产力示范区的标志性工程,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师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军说。

此外,师市积极引进优质粮油品种,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提高职工种粮积极性,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力度,推进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棉花孜然立体套种、稻虾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等,有效提高职工种植收益。

拓宽“经济路”,提升发展动能

“两委”和种植能手井然有序落实制种玉米等作物的播种,9标准化养殖圈舍的后续相关配套设施正在紧张建设,部分富余劳动力在滴灌带厂、玉米烘干厂等处劳作,地产“网红”正在合作社的电商直播间推销蜂蜜、玉米油等特色农产品……春耕生产期间的七十九团四连,处处都是忙碌而和谐的热烈景象。这正是师市坚持把发展壮大连队经济作为提高职工民主管理能力、抓基层打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通过党建引领增动力、统筹资源添活力、因连施策齐发力、优化模式聚合力的“四力”,努力拓宽连队发展“经济路”、有效激活连队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今年初,师市以全师168个连队为主体,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扣和美连队建设和“百连示范工程”行动,扎实推进“亿元连队”评选工作,通过亿元产值连队评选,鼓励连队挖掘优势资源,调优连队产业结构,提高二产、三产占比,增强连队综合实力;把团镇合一体制特点、镇的优势、连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在全师形成比学赶超、跑马突围的氛围,实现师市连队实力整体提升。“我们的评选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基础,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连队经济,以及工作思路这五个方面进行的,评选活动目的就是全面激发师市基层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亿元产值连队示范引领作用,确保起到树起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效应。”农业农村局项目科负责人杨勇表示,越来越多的亿元产值连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够让职工群众成为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做强“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春风荡漾,吹绿草木的同时,也吹起了尘土,而在六十四团退化林修复项目基地,一株株顶芽傲立的沙棘苗,却让人看到了防风固沙与特色林果业发展相融合的新希冀。今年,该团招商引资2500万元,申请师市异地造林补助资金713万元,种植沙棘3000亩。“沙棘固土保水能力强,有利于荒漠治理及防风治沙、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由于种植沙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地区200名以上职工群众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连杰告诉记者,对退化林进行修复,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还能够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

师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产业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依托现有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所产苹果、桃、杏、西梅等林果产品品质优渥的基础,全面整合,科学利用,着力构建现代林果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绿色高地,助推乡村振兴。以创锦果业公司等林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合作社为纽带,以果农增收为目标,推进1万亩高标准主干结果苹果示范园达标见效,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为“链主”企业的师市苹果产业化联合体。目前,通过“龙头企业+团场基层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职工”运行模式打造的2000亩“零碳”苹果标准化示范园,栽种的20.56万株矮化脱毒苗已陆续进入结果期,防风格架支撑系统、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及喷淋系统等一应俱全,示范园每年使用团场农工专业合作社社员务工约9000人次,社员靠务工每年人均增约收3万元,在高标准栽培管理、助推职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便就业等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采取“党支部引领+供销社帮扶+龙头企业带动+社员发展”模式建起的六十七团海创肉牛养殖场;采用高效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及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虫情测报、苗情监管、质地质量检测等系统化全覆盖的智慧农田示范样板区;示范带动伊犁河谷有机生姜产业发展的六十四团生姜产业园……厚植乡村振兴的沃土,师市不走“寻常路”,以大力实施产业化赋能现代农业行稳致远,不断推动“三农”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让师市农业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机。

百里乡村,千畴沃野;一堤河水,两岸芬芳;良田两万顷,粮畜正丰饶。如今,放眼可克达拉大地,现代农业发展有声有色,产业链提档升级,农业农村正激荡出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