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师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教育强兵团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发挥教育引人聚人作用,推动师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城市发展人气值。目前,可克达拉市已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在校生达到1.06万人,教育引人聚人作用日益凸显。
强化硬实力 夯实聚人基石
近年来,师市大力推进改薄提弱,投入7480万元,实施184个项目,开展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新增维修改造校舍、校园硬化、绿化等12775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5163件套,惠及18个团场24所义务教育学校,团场学校教学设备、塑胶操场、标准化食堂等办学条件全面升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25所义务段学校办学条件均达到兵团标准。完善学校布局,综合考虑可克达拉市未来发展需求、人口增长趋势、学校服务半径等实际状况,合理布局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累计投入11.1亿元建成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第一高级中学、金山实验学校、镇江小学、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推动可克达拉市第三幼儿园、第二小学、第二中学建设,新增学位1.96万个;新建61团幼儿园、62团幼儿园,扩建68团幼儿园,新增学位900余个;通过“新建+撤并+整合”方式,撤并6所团场高中,合并66团一中和三中,新建学校(园)11所,有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投入8.9亿元建成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院,今年9月首批601名学生正式开学入校,填补了师市高等教育空白。拉动资源重组,统筹推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实现教育联盟,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一中心、四片区”联合体发展的方式,有力缩短薄弱学校的成长周期。广泛开展师域交流轮岗、教师走教支教、师徒结对、同步教研等帮带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片区之间、校际之间双循环,全面带动薄弱学校发展,有效带动办学质量整体提升。实施兵地学生享受同等就学政策,促进兵地教育融合发展。
扩大影响力 挖掘引人潜力
抓实抓好人才引培工作,用好《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办法(试行)》,分层分类面向社会引进硕士生、高级职称专业技术、大学本科等人才,按层次发放人才津贴,并享受由政府提供的住房、购房、亲属就业、子女就学、医疗等待遇。发挥援疆资源优势,对口援疆省市江苏省镇江市累计投入援疆资金5.1亿元,先后建成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金山实验学校、镇江小学等一批重点教育项目;镇江市54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师市46所中小学、幼儿园,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加入南京晓庄学院教育联盟,累计选派178人次教师进行“组团式”援疆教育,成功举办12届镇江·四师教学周,累计培训教师1.2万人次,不断深化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师市累计选派148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赴镇江、南京晓庄学院等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在镇江“组团式”教育援疆引领下,镇江高级中学连续三年高考创造佳绩,在伊犁河谷产生广泛影响,为镇江高级中学打造成为伊犁河谷教育高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广泛宣传兵地教育融合发展政策,推进兵地教育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学校不设门槛,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实施辖区内适龄学生就近就便免试入学,落实兵地学生享受同等就学政策,义务段学生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和困难学生资助补助政策,同时通过“培优辅差”计划和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让兵地学生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提升软实力 打造育人高地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师市出台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公办幼儿园编制外聘用专任教师管理办法、教师“师管校聘”等13个改革文件,聘任团场幼儿园编制外专任教师,全部落实同工同酬待遇,稳定团场幼儿园教师队伍;核定校医编制,配备学校校医和工勤人员,将工勤人员工资纳入师市财政保障;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拉大绩效等差,体现优劳优绩优酬;完善督导机构和工作体系,调整教育局内设机构,增设教育督导室,健全专兼职督导队伍,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效能。将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按照不少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1.5%、边境一线团场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用于教师培训,年均培训经费达到150万元。畅通教师准入渠道,采取社会招聘、引进、特岗计划等方式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教师队伍。实施师市学校教师一体化管理,开展教师交流,促进学校师资均衡,2023年义务段交流轮岗教师101人。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有序开展国家、兵团、师市、学校四级培训,加快教师梯队建设,累计培育兵团级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师工作室5个,师市级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31个。开展“名校长+中层管理骨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团式”教育援疆,连续举办十二届疆内外教学周活动,充分发挥援疆教师引领辐射作用,提升本土教师素质。
增强吸引力 培育留人沃土
师市为特岗教师建设周转房,配齐生活用品,实现“拎包入住”;为可克达拉市城区学校新入职教师提供人才公寓,解决住宿问题。实施教师免费体检、就医绿色通道等尊师重教的暖心工程,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让教师安心从教,年均教师免费体检3000余人次。依法依规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所有教师全部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纳入师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作中,印发《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制定《师市学校绩效考核办法》,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绩效奖励向一线教师、重点岗位、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及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合理拉开绩效分配差距,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