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用西葫芦为师市乡村振兴增添新“福禄”
“今年我们团的籽用西葫芦平均单产210公斤,亩产值在3880元以上,西葫芦切切实实成了职工增收路上的‘福禄’。”11月6日,谈起团场3.4万亩籽用西葫芦的丰收,六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连杰开心的算起了账,这也是师市强化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结合籽用西葫芦种植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采取“企业+职工”推广模式,引导职工因地制宜种植籽用西葫芦增加收入的真实写照。
师市及团场始终将“最大化发挥土地效益”作为农业种植产值有限的破解方法,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经过多方论证,近两年稳步增加籽用西葫芦的种植面积,2023年,师市共有六十三团、六十四团等9个团场种植了5.2万亩籽用西葫芦。“籽用西葫芦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劳动量较少,是助力职工增收的一种较为合适的作物。”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姚文飞介绍说,结合引进抗旱、抗病、高产等优势的“尖子生”品种及水肥一体化管理,剥离的葫芦皮既可以用作牛羊饲料,也能留在地里增加土壤肥力,职工对科学种植管理籽用西葫芦积极性较高。
“我今年种了26亩西葫芦,都是签的订单,管理上都是按照团里、连队要求的去做的,10月8日收完的,现在算下来每亩有个2500的利润,明年我打算再稍微增加一点面积,能有个更好的收入。”可克达拉市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王胜利说。
据了解,籽用西葫芦种植团场组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等专业人员,在收获期间根据西葫芦品种的籽粒大小、籽粒颜色、饱满度、抗病性、耐贮性等性状,对籽用西葫芦的丰产性、商品性等进行了田间评分,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筛选出最为适宜的优良品种,为来年种植打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探索‘党建统领建基地、合作社组织搭平台、招商引资促运营’的模式,把产品真正变成商品,将籽用西葫芦种植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福禄’产业,让职工获得更多的收益。” 六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连杰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