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种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成效初显
“根据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天,师市制种玉米收获已达29.5万亩。”10月20日,师种子管理站技术人员通过制种基地监管业务管理平台正在对制种玉米收获进度进行实时监测,这是师市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对种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作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师市在进一步全面优化种子生产基地布局基础上,下大力气提高种子生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积极整合资源,切实加强政策、项目、资金要素等的投入,以实施中央财政制种大县奖补项目为契机,投入资金280万元,从2022年4月开始建设种业大数据平台项目,该项目主要包含制种玉米生长遥感监测系统、制种玉米水肥精准管理系统、制种玉米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等八个模块,于2023年9月建成使用。
据了解,今年师市31.3万亩制种玉米均实现了在大数据平台上图,地块可追溯。为六十二团、六十四团、六十七团配套安装了10套高清视频监控摄像球机、3套土壤墒情监测站、3套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示范田的环境数据和作物长势;在六十四团核心示范田块设置 1 套泵房自动化灌溉设备,实现水和肥一体化的综合施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保护了土壤,提升了土地的使用率。
该项目建立全师统一标准的制种基地监管业务管理平台,通过监管系统、物联网系统、信息技术服务,有效提升制种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大县制种产业的可持续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