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灌 “渴”不容缓
——师市水利中心全力以赴保障农作物夏灌用水小记
发布:2023-08-07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周庆伟 编审: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850 操作>>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进入7月以来,气象信息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部分地区气温高达摄氏40℃以上。连日高温少雨,又恰逢农业用水高峰期,师市部分灌区旱情突显,灌溉用水形势严峻。
师市水利中心聚焦主责主业,积极主动作为,迅速掀起夏灌抗旱热潮。渠道边、机井旁、闸门上,水利人忙碌的身影宛如一幅幅生动的“油画”。
旱情就是命令,保灌就是责任
“旱情就是命令,越是危难时刻,越是需要水利人挺身而出、为农户解难,真心把农田正常用水当做头等大事,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师市水利中心党委书记高彦鹏近日在中心召开的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强调。
7月12日至19日,高彦鹏一行顶着摄氏40度的高温,用2周时间,奔赴师市四个灌区17个团场64个站点连队,行程1000余公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户用水情况和主要作物旱情,及时掌握当前灌溉形势,协调水事纠纷,化解用水矛盾,打通输水的“堵点”“卡点”,重点解决了伊犁河灌区六十七团片区当前干旱引发的用水纠纷。主汛期间,高彦鹏一行多次对危及耕地和渠道供水安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解决灌溉高峰期农业用水难题10余件。
面对干旱,水利中心四个灌区的片区调度员科学分水调度,24小时全天候轮班跟踪服务,水管员潜身一线,紧跟水头主动服务,督导员破解灌溉管理难题,推广节水经验做法,化解水事纠纷,在田间地头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培训20余次,发放《致广大用水户的一封信》2000余份,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20余件;4台工程机械车常态化停放在龙口,及时疏浚河道;16座运行水库做到应蓄尽蓄,安全蓄水4000万立方米,及时调蓄,缓解干旱。截至目前,水利中心累计供水量5.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98.15万亩次,在局部干旱的情况下,基本满足了全师农作物夏季灌溉用水。
多措并举抗旱,作物及时解“渴”
霍尔果斯河灌区坚持河水、库水、井水“三水齐用”,确保有限水源发挥最大效益。一是科学统筹调配霍河水量,采取“四水四定”的具体措施,用好管好水资源。二是利用12座运行水库的蓄水,出现旱情、及时救场。三是六十五团片区66眼应急抗旱井全部启动,每日抽取地下水全力抗旱。目前,灌区负责的40余万亩农作物无水事纠纷。7月15日,该灌区六十四团片区沙干龙口,36名十六连职工群众和片区配水员在热火朝天地往编织袋里装沙土,把沙袋往滚水坝交叉迭砌,这是该团片区盛夏之际抗旱节水的一个缩影。此次装沙袋300多个,加高沙干龙口的滚水坝50厘米,保障下游十五连、十六连、十九连1万多亩耕地用水。
伊犁河灌区针对六十七团片区旱情突显的问题,全员上阵奔走在田间地头,及时安抚群众用水困难的焦虑情绪,根据水量需求的轻重缓急,合理配水。同时,对部分启闭设施进行检修更换,严防水量跑冒滴漏。截至目前已完成抗旱保灌面积57.65万亩,日均引水量300余万立方米。
巩乃斯河灌区坚持以“水到田间、人到地头”的原则,及时掌握灌溉进度,同时加大渠道巡查频次,及时清淤维修,保持渠道畅通,对夏灌运行中发现的矛头性问题及时处理消化。
特克斯河灌区为了每一滴水都不浪费,全体水管人员坚守一线,指导群众有序节水灌溉。供水期间对输水渠道进行实时跟踪巡查,及时排除引水安全隐患,确保用水正常。
抢修水利设施,全力以赴保灌
7月10日,随着电井操作人员按动开关电钮,电井扬水管喷出一股清澈的水流,连队灌溉用水有保障啦,这是霍尔果斯河灌区六十五团片区对八连电井抢修完成试水的场景。7月9日,八连1号电井发生故障,急需更换水泵,该电井为连队600多亩滴灌玉米供水,在这紧要关头,六十五团片区负责人带领7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更换水泵,经过15个小时的全力抢修,顺利完成了水泵更换工作。
7月,巩乃斯河灌区投入资金16万余元,组织灌区技术人员为七十二团片区六连南一支泵站更换了一台功率为110千瓦的水泵,对2台功率为55千瓦和45千瓦泵站设备进行改造,保障了下游近1万亩土地正常灌溉。
“近一个月,我们投入人员625人次、机械6台次,累计清理干支渠8.7公里、杂草淤积物等485立方米、歪倒林木47棵、漂浮物3.1吨,改造2台泵站机组,抢修管道10余处、供水设备6台(套),确保了主汛期农作物的适时灌溉。”伊犁河灌区六十八团片区水利调度员韩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