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点燃“红色引擎” 赋能企业发展
————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党建引领发展综述
发布:2023-06-08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赵爽  编审: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755 
记者 赵爽 特约记者 张庆

  从1955年偏于一隅的小作坊到2023年新疆白酒行业的翘楚,从小打小闹到成为自治区(兵团)级白酒行业中流砥柱,如今的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力特公司)致力于“为世界酿造一杯好酒”的美好愿景,正向着“百年伊力特”宏伟目标奋进。
  一直以来,党的建设都是伊力特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该公司党委全面打造“一支一品”党建品牌,创建“酒源先锋”“提质增效”等11个党建精品,创新“党建+文旅”新模式。
  近年来,伊力特公司创建15个“党员示范岗”,6个党支部被评为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2021年,伊力特公司酿酒三厂被评为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49名优秀党员受到公司党委表彰,其中,2021年,公司财务总监、财务部部长颜军被评为师市“优秀共产党员。”
  今年年初,伊力特公司投资270万元,在酒文化馆建设主题为“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党建阵地(见图),积极探索党企融合促发展新模式,引领企业坚决“走在正路”、努力“走稳老路”、尝试“走出新路”。
  走进伊力特公司自动化酿酒车间,一排排窖池整齐划一,自动化生产线上,一股清澈的美酒顺着管道缓缓流出,这标志着浓香型白酒进入了智能酿造新时代。
  “我们的产业是‘白色’的,但我们的基因是‘红色’的,伊力特公司始终坚守白酒这一主业,通过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创新,不断营造党建强、发展强的良好局面。”公司副总经理林屹东这样说道。
  作为白酒酿造这一中国特有的传统产业,伊力特公司十分注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精进。公司经过多次调研,结合国内多家企业的智能化酿造经验,在保留古法酿造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依靠研发改进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工制曲的劳动强度,还保留了人工制曲的风味特色。
  如今,白酒行业正步入全面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伊力特公司紧跟时代步伐,采用数字化温控系统、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这些数字化应用新场景,让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酿酒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
  伊力特公司注重把党的政策路线与促进经营生产结合起来,把支部建到车间去,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在生产一线打头阵、当先锋,提升车间核心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党员万军是伊力特公司酒四厂酿酒车间二班班长,与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做过品酒师,也从事过化验分析等不同工种,而他最喜欢的还是泡在酿酒车间,用他的话说:“酿酒是一门学问,越酿越上瘾。”
  在热爱与责任的双重加持下,万军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酿酒师傅们一起探讨生产工艺,和工人们一起推车、拌料、踩曲、接酒……数年的一线锻炼,使万军熟练掌握了白酒生产的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酿酒师。
  每每给大家介绍白酒酿造工艺,万军都如数家珍。在他看来,白酒酿造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守的是工艺传承,是工匠精神,每一个酿造流程背后,都是一代代酿酒师们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积累。”万军说。
  多年来,伊力特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长期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总经理担任党委副书记。
  同时,公司还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课,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到乔尔玛烈士陵园、七十二团红军团博物馆接受红色教育,举行“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学习强国”学习竞赛、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等。
  伊力特公司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1999年,公司成功上市;2020年底,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1600余亩的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项目顺利完工,将伊力特公司打造成为现代化白酒酿造及工业旅游综合园区,有效推动了师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旅游项目建设为的是用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用产业提升旅游质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带动师市乃至整个伊犁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有行业担当,也有社会责任。
  伊力特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截至2023年5月,公司在基础教育、文化公益、精准扶贫、抢险救灾等多个领域累计捐款捐物5000余万元,覆盖周边团场、新源县、特克斯县、伊宁县等地,上万人从中获益。
  历史从未褪色,反而愈显光芒。上世纪50年代,伊力特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烧出第一锅酒,从此酒香便伴着红色基因和英雄精神代代相传,至今已近70年。
  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公司总经理陈双英说:“党建做好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