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东 通讯员 卢春霞
“同学们,我们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11月14日,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一堂网上思政课,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
今年,师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拓宽课堂主渠道,丰富教学形式,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采取现场授课、专递课堂、网络直播等形式,组织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截至目前,师市各学校累计开展思政教育80余场次,覆盖师生2000余人次。
近年来,师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抓住思政工作这条“生命线”,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阵地”、实践活动“强过程”作用,强化示范引领、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做好“大先生”,讲好“大思政”,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导向,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将思政工作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建强队伍,筑牢思政教育之“基”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师市着力推动补齐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建立思政课教师常态化、动态化配备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提升育人质量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师市各学校共有思政课教师207人,其中专职教师112人。
11月7日,为期一周的“思政示范校建设下课程思政主题教学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拉开帷幕,通过聆听专家讲座、线上直播课,教师们一致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项举措,我们要在理念认同、统筹结合、并行齐抓、深度耦合的基础上,摸索出一个建设思路,标定好一个目标,树立起一个导向,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四师一中教师杨小莹说。
11月13日,师市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与二师铁门关市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共同开展“思政示范校建设下立德树人,构建‘大思政’格局研讨活动”,特邀兵团教科院院长卢建新作《“管”出成效,“理”出常态》专题讲座,教师们在活动中谈体会,列举措,共同为做好思政教育建言献策。
“听了专家关于大思政格局建设的讲座,我收获颇多,也深刻认识到要打破‘育人就是思政老师的责任’这种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尽最大努力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七十二团中学教师熊磊在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地说。
截至目前,有1500名教职工参加了思想大讨论活动。参与教研活动,已成为师市思政教师的常态。
强化引导,丰富思政教育之“形”
为让思政教育更深入更具体,师市教育局出台印发了《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思政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年内在师市中小学中选树2—3所思政示范校,评选15节优质思政示范课,培育5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建立2个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持续推进“大思政”研究,探索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计划到2025年,师市思政示范校达到10所,优质思政示范课年均达到30节,培育思政课骨干教师30人,拥有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5个,实现“校校有思政课,人人上思政课,科科有思政,课课是精品课”目标。
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作为思政示范校试点学校,将“活动育人”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特色,丰富实践育人功能,开设36个学生社团课程,每天举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统筹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科技体育、读书阅读等内容,每月开展1次主题教育,每学期开展1次“学习之星”“艺术之星”“运动之星”“劳动之星”创评,建立“群星闪耀”评价指标,构建“金”彩成长主题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六十一团中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特色,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有机渗透为路径,推进“3+2+N”全科覆盖的“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唱响旋律,扬起思政教育之“帆”
结合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师市大力开展培根铸魂活动,通过红色教材“班班学”、红色歌曲“天天唱”、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活动“月月有”、红色文化“校校浓”,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
“刻苦努力,勤学好问,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每一次考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11月14日,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九年级(3)班的红色教育在线主题班会活动气氛热烈,学生们面对国旗,庄严宣誓,一颗颗“红色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参加这个活动,使我们的爱党爱国意识进一步增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继续感党恩、听党话,好好学习,做新时代好少年。”学生方书涵说。
师市各学校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育人阵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道德讲堂、素质拓展、文体竞赛,担任团委学生会干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服务边疆的高尚情怀;深挖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重要传统节日蕴含的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师市辖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为学校思政实践教育基地,打造课内课外相贯通、教学实践相衔接的“大思政课”,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
“立德树人,思政先行。我们将深入研究‘大思政课’育人课题,探索思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实路径,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激发师生同向同行,带动家庭社会支持参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师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玉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