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东 通讯员 田晓娥)“感谢民政部门为我发放临时救助金,缓解了我的医疗费用压力。”9月18日,六十二团居民马花在电话那头向团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蒙辉说着感谢的话。
9月15日,蒙辉得知马花因无钱缴纳医疗费用即将面临停诊的情况,于是积极与师市民政局取得联系,紧急开通社会救助“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简化优化审核审批程序,取消入户调查环节,压缩审核审批时限,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发放了临时救助金9495元。
今年以来,师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基本民生保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基层民政系统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救治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困难群众大排查活动,通过走访摸排、电话沟通、微信联系以及监测平台数据对比分析、困难诉求收集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辖区内困难群众生活状况,重点关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困难家庭未就业大学生、生活困难的疆外兵团务工人员等群体,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及时发现、研判他们面临的基本生活困难和救助需求,跟进实施救助帮扶,形成救助统计台账,做到畅通渠道、快速响应、受理及时、高效办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坚决防止漏保、漏救情况发生,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师市民政局指导基层民政系统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统筹使用各项政策措施,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自今年1月起,师市低保标准由每月575元提高至633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每月900元提高至1035元,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1000元提高至1150元,福利机构集中收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1400元提高至1610元。1至8月,月均保障低保对象1677户2796人,共发放低保金1416万元;纳入特困人员供养90人,共发放救助金107万元。对因患病、就学、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救助,在重大节日期间对低收入家庭送去关怀和温暖。疫情防控期间,师市民政局简化手续,推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燃眉之急,为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每人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600元。同时,综合运用“物质+服务+救助金”的救助方式,解决困难群众实际困难。截至目前,临时救助4575户7186人次,发放救助金499.92万元。
“师市民政局将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加大临时救助主动帮扶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真正做到救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解困难群众之所难。”师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鲁建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