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总医院 王文婧)“这场疫情对医院是巨大的挑战,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我们要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四师总医院党委书记丁毓磊多次强调,对待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必须做到须臾不停歇,一刻不懈怠。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顺利救治,四师总医院统筹做好“两手抓、两不误”,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加强院感与病区管理,满足师市职工群众的就医需求。
8月初,医院制定公布了《第四师总医院静态管理期间急危重症收治方案(试行)》,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新生儿、孕产妇、严重创伤等特殊人群)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截至目前,已接诊急危重症患者150余名,收治住院138人,开通绿色通道20余次。
“感谢61团和师医院的各位医生对我们的帮助,才让母亲这么快用到救命药!”一位患者家属感激地对肿瘤血液科副主任程剑说。
家住61团的马女士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长期口服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控制病情,但因疫情未能及时购药,61团医院负责人紧急联系总医院,经专家组研判后,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西线片区党委书记王仕明协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肿瘤血液科等科室,让马女士入住肿瘤血液科过渡病房。入院时马女士已停药10余天,血小板计数仅为正常人的4%,病情危重,随时有多脏器出血甚至死亡的风险。医院当即派遣救护车前往伊宁县新特药库房取药,一个半小时后,所需药品顺利到达患者手中。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每位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保证疫情期间“大病有人看”、“有人托底”,医院根据片区划分,组建了8个急危重症患者研判专家组,每日轮流开展研判,24小时不间断评估病情,协调紧急入院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持续性腹痛,精神反应差,皮肤苍白,老人状态急转直下。”回忆起前几天收治的一名腹腔感染、脓毒症休克患者,急诊科副主任杨晓红至今心有余悸。
8月28日早晨7点半,120救护车送来一位82岁的老年患者,上腹疼痛多日,病情危重,加上年龄偏大,急诊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将老人收治在急诊科隔离病区进行初步治疗并给老人做加急核酸,此后急诊科积极协调普外科、医学影像中心会诊,后转入普外科过渡病房进行治疗。
“为保障师市职工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全院上下都同心投入到医院抗疫及医疗服务工作中去,优化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流程,确保患者得到积极有效救治。”医疗业务管理中心(疫情办)干事张学全说。
医院按照“救治为先、严格防护、院感同步”的总要求,及时设置医学观察科、发热门诊留观病区用于救治中高风险区患者,各科室还设置了过渡病房用于救治低风险区患者,并组建线上诊疗团队,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简单外伤处理、术后伤口换药、紧急情况初步救治等健康咨询,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